《法稅追追追》勇於改過便是勤政愛民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3次來台,都表明希望投資台灣,但很關心台灣的電力問題,又最近新聞輝達預估投資日本Sakana AI數十億日圓,是最大出資者,面對全球化快速的變動環境,兩則新聞給人的啟發,就是流水不停、時間不等、做好準備、把握機會。

最近立法院針對財政收支劃分法已經25年未曾修法,要求財政部與時俱進修改法令,得到的答案都是持續研議中,就如同國稅局被要求將不合時宜九千多條解釋函令逐條檢視修正,卻一直沒下文一樣,這般抱著官僚主義的官員們,其惡果就在一點一滴的侵蝕國家,然而卻須全民買單。如此惡性官僚作風實非國家之福。

不合時宜的解釋函令不修,其結果就是財政部稅收連年的超徵,最近幾年稅收超徵數是2021年4327億、2022年5237億、2023年3860億,而中央政府總預算從2020年約2.16兆到2025約3.15兆,短短幾年預算暴增超過30%,超徵數字背後是台灣每年新增欠稅欠費案件從2001 年的189 萬件,到2023 年1,404 萬件,23年來暴增7.5倍,遠超過物價替數、稅災遍野人民哀號,令人不寒而慄,由此觀來,台灣的稅務改革已刻不容緩。

最近一則新聞標題是「比總統薪水還高?阿根廷改造稅務局狂砍高官月俸」,阿根廷政府本月21日下午緊急宣布解散聯邦稅務管理局(AFIP),成立新機構稅收和海關局(ARCA)。總統發言人阿多尼指出將縮減34%現有組織規模,計畫解雇3155名在前政府期間不當招募的員工,約占15%現有員工人數,預計每年節省64億披索,改善過往腐敗的海關稅務形象、提升效率並減少官僚主義,變成人權進步的國家。

上述並非單一事件,就連高度民主的美國,過去美國國稅局曾因過度查稅,引起反彈,預算被刪除15%,裁了5000位高階稅務人力,而使得稅務步入正常軌道。再者,二戰結束以及兩德統一之後,德國做第二次轉型正義時,解聘在東德政權下所有獨裁政權下的司法人員,因為獨裁時期殘留下來司法人員在二戰後仍用秉持獨裁時期的訓練與思考做裁決。這般痛下決心的司法、稅務的改革,讓德國、美國是有做到真正實踐人權的國家。

看看台灣,反而是設置了更多侵害人權的「納保官」、行政法院法官直接升格「稅務專業法官」等等,現在又設置了「稅審官」讓.掛著稅審,真是「人權倒退魯」。

專家學者們表示:如果台灣廢除國稅局,一年可以省約84億元,這樣的立論「廢除國稅局」,以前可能窒礙難行,但隨著人工智慧的到來,AI也不需要查稅獎金,則透過電腦的大數據分析,查稅更精準,不但減少錯誤稅單,也不會叫人民「多少繳一點」。如此必能挽回人民信心,建立公正廉能政府,讓國家邁向永續發展!
 

廣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