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真改革良心救台灣(78)-秉持良心與理性 以人權為出發點

前司法院大法官暨副院長城仲模提到,全世界沒有國家不重視人權,可是有些人為政治利益或私利,甚至國家可能的利得,就做出傷害人權、摧毁生命的事情,他希望每個人要從應該有的良知、良心、理性去合理處理每件事情。

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志龍表示,228其實根本沒有平反,到目前為止沒有真相,也沒有平反,因為台灣沒有以人權做出發點,真的人權要撥開迷霧,要讓人民有人權,讓受難者能夠平反。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副教授曾建元強調,一定要透過制度,來約束制約人性之惡跟權力結合,避免對人權造成迫害。促轉條例對於威權時期的案件,竟切分在1992年之後案件不適用。但1992年之後,威權的體制其實並沒有完全的被除垢,很多制度上的遺毒,或者不對的人在其位,讓此制度繼續往前走,才造成太極門及其他的冤案。

 

平反太極門案 實踐宗教信仰自由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張家麟表示,零歧視跟追求平等是人類道德良心的理想價值。自由人權包括宗教自由,台灣雖在2021年世界自由人權的指數名列前茅,但有太極門案存在,就凸顯台灣行政機關仍存在對信仰及文化的不平等歧視。宗教自由就是宗教零歧視,政府平反太極門案,台灣才有良心價值,才能真正實踐宗教自由。

真理大學法律系教授暨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吳景欽以919竹北事件為例,認為台灣政府根本帶頭歧視人民。事發當天,黃姓志工媽媽只是舉牌街頭宣導,就被警察以現行犯逮捕,更被竹北分局發新聞稿抹黑,就是公權力歧視人民的寫照。他認為做人可以善良,但是在公權力受迫害時,就不該沉默。

中華道統聯盟主席林均霖表示,歧視跟重視是一體兩面,物極必反,冤案殘害那麼久,反而讓太極門越來越壯大。透過太極門事件的體現,卻讓專家學者產生共鳴,不再漠視法稅問題,也關注自身安全議題,像竹北919黃媽媽在街頭舉個牌子也會被抓,這也是被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