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的中華民國,因廢除英美的治外法權後,司法才得以完全獨立,經過78年的耕耘,台灣現今的司法人權何如?今年司法節前夕(10日)國內外30個團體,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比利時人權無國界組織(HRWF)、義大利新宗教研究中心(CESNUR)、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等,共同在台大舉辦「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系列論壇,以「司法改革建言-從冤案及人權體檢司法」為主題,邀請各界法稅專家檢視台灣司法人權,專家認為司法存在就是為了維護公義,而國家犯罪會變成最爛的負面教材,太極門假案是台灣稅法問題的通案指標,呼籲應落實人權兩公約,還太極門公道,並嚴懲國家暴力的加害者,因為人民已無法再忍受不適用的律法繼續禍延子孫。
「司法改革建言-從冤案及人權體檢司法」論壇現場,當天即便天寒低溫,仍高朋滿座。
國家犯罪會變成最爛的負面教材
德國歐斯納布魯克大學(Osnabrück University)駐台教授暨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連福隆認為,上帝給人心中最高的價值就是公義,就是良心,國家犯罪會變成最爛的負面教材,而太極門司法三審判決確定無罪無稅,是活生生最好的社會司法教材,讓人民知道,人民受國家欺負,法院是會替你討公道的。因此太極門被沒收的土地,一定要一筆一筆的要回來,不然世界就沒有公理了。
前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邱榮舉呼籲,政府標榜轉型正義,已著手賠償政治迫害受難者,更應平反集各種人權、法律、政治不公的太極門案,他建議行政院秘書長趕快處理,趕快改正去年(2020)違法拍賣太極門土地的過錯,而監察院設立人權委員會,已保障陳青旭案個人財產,但還有官方違法失職,作假汙衊人民的問題沒處理,呼籲政府相關部門的主管,要拿出智慧與政治手腕解決問題。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張家麟表示,宗教、國家、司法都在追求正義,但回想許多司法判決很不合理,經常遠離百姓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