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則新約聖經故事談古今輿論審判(中)】——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教授暨前最高行政法院法官 林文舟

三、 民粹審判
1、 新約聖經四福音(馬太、馬可、路加、約翰)書均記載耶穌被釘 死在十字架的故事,緣起於猶太教祭司長因嫉妒耶穌宣講神愛世人、敬天愛人及憐憫赦罪的福音,有別於猶太宗教僵化的傳統規條,吸引了許多民眾跟隨,乃於逾越節晚上派人加以逮捕[6],並煽動群眾,構陷其謀反毀教罪名,交付羅馬巡撫彼拉多審判,而彼拉多雖查不出耶穌有什麼罪,原有意釋放耶穌,但猶太領袖卻執意要殺害耶穌,彼拉多為了不得罪他們,於是援引 逾越節期間可以依民眾要求釋放一個犯人免死的成例,提出一位因殺人案已被定罪的巴拉巴來和耶穌兩人,供群眾選擇,然 而受到祭司文士的煽動,情緒激動的群眾竟然大喊:「釋放巴拉巴」、「把他(耶穌)釘十字架」,彼拉多為免引起暴動及取悅眾 人,竟判處無罪的耶穌死刑(並執行釘十字架的酷刑),釋放了 罪犯巴拉巴,隨後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 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馬太福音 27:11~26、馬可福音 15: 1~15、路加福音 23:1~25、約翰福音 18:33~19:16) 2、 這個故事,除蘊含宗教屬靈的意義,上帝以其獨生子耶穌代替罪人受罰,以贖回犯罪的人類外,並具有屬世警惕的作用。古代民智未開,容易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加上有心人士煽動挑 撥,不免盲目跟從,淪為民粹暴動的工具,兼任審判官的羅馬巡撫彼拉多本應依據事證,遵從法律,獨立公正審判,卻害怕群眾生亂,危害仕途,又想兩邊討好,贏得掌聲,乃至屈從民 粹,以無罪為有罪,並以有罪為無罪,創下寧可犧牲別人的身 家性命,也要保全自己官位仕途(捨人為己)的極端惡例。時至今日,雖說民智大開,但人性不改,媒體網路的聲量更強,同樣的故事於 2 千年後的今天仍不斷重演,只是祭司長與群眾換成了名嘴與網民,丟石頭變成敲鍵盤,如果法官迫於媒體輿論的壓力,在審案上冤枉入罪或輕罪重判,就成了現代的彼拉多, 難道以為自己可以像彼拉多一樣洗手甩鍋嗎? 3、耶穌也是因宗教信仰緣故遭迫害的受難者。自古以來,凡因宗教信仰受迫害者多會被羅織聚眾謀反或妖言惑眾等罪名,耶穌也不例外,耶穌的信徒(基督徒)更長期遭相信多神論並崇拜皇帝偶像的羅馬帝國政府迫害,卻使基督教在羅馬帝國越來越興旺,終於公元 313 年被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傳承至現代,根據美國民調機構和智庫 Pew Research Center[7]對 23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宗教景觀調查研究報告(發表於 2012 年 12月18日),估計全球基督徒約22億人(約占世界人口的32%), 為世上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8]。人類文明歷史紀年也以耶穌誕生那年為標尺,所謂公元或西元前後就是主前、主後;現代人作 息以一週七日循環,乃仿效上帝花費六天時間創造天地萬物, 「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舊約創世記 1:1~2: 3);週休二日依序為基督教的安息日(週末、週六)、主日(週日即耶穌復活紀念日[9] )。被強權迫害一時的弱小者,不久後成為 永遠榮耀的得勝者,而強權早已灰飛煙滅。印證一粒麥子落在 地裏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 12:24)。

 

 

[6] 逾越節是猶太人的節日。這個節日是要紀念上帝在公元前 1513 年拯救以色列人,讓他們脫離 埃及人的奴役並獲得自由。上帝吩咐以色列人每年要在猶太曆的正月十四日黃昏以後慶祝這個 重要的日子(出埃及記 12:42;利未記 23:5)。

[7] 皮尤研究中心於 2004 年建立,總部設於華盛頓特區,就影響美國及全球的問題、態度與潮流 提供信息資料。研究中心受皮尤慈善信託基金資助。https://zh.wikipedia.org/zh-hk/皮尤研究中心, 2022 年 8 月 18 日瀏覽。

[8]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Pew Research Center's Religion & Public Life Project. 2012-12-18. https://www.pewresearch.org/religion/2012/12/18/global-religious-landsca...,2022 年 8 月 18 日瀏覽。

[9] 根據新約四福音記載,耶穌於週五受難,三日後即週日復活,寓意了結舊造,開創新局,於三 日內完成。現代法規制定、修正或廢止,原則上自公布或發布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發生效力,亦 濫觴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