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榕/傳播業(台北市)
前幾天網路上看到孫安佐高中結業式上,搞笑逗趣的畫面,讀者出現各種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孫很單純,有人說這孩子搞不清楚狀況,但我看到的是無奈與憂心。
其實這部影片看完後,就真的可以理解,安佐為什麼會在美國開了這樣的玩笑。在台灣,會在全校同學面前,跑上台跟老師開玩笑,對著大家搞笑耍寶的孩子,會是個什麼樣的性格? 一般台灣內向規矩的孩子,比較不敢有這樣的舉動,安佐這樣的性格,好則是單純、不拘小節,過頭了就可能是沒大沒小、目中無人。
八年級以前出生的,可能比較少有這樣的人,但是現在的這些孩子,九年級、甚至十年級,愈來愈多這樣的人,而且他們聰明、活潑、功課好,但是在人際相處上,少了一份同理與尊重。
女兒班上也有幾個這樣的孩子,都是功課前幾名的學生。他們反應快、態度理直氣壯,講話常常把老師給氣哭,不然就是經常說些不得體或傷人的話,讓同學不舒服,有時候自認為幽默開玩笑,但是外人聽起來卻相當生氣。這群孩子的共通點就是,完全不自覺自己的問題。
你可以說 “他們不是故意的!”,但是一次兩次的發生,已經造成其他人的不舒服與困擾。為什麼這群孩子會變成這樣? 因為在少子化又經濟富裕的環境中,父母親跟他們相處時,忘了教育他們尊重與負責!
女兒也是家中的獨生女,從小沒有人跟她搶,家中有好吃的,我們的習慣會跟其他台灣家庭一樣,先給小孩吃,爸爸媽媽這樣,爺爺奶奶更是如此,把最好的都留給小孩。結果她漸漸長大,一盤水果端上來,大人聊天聊得起勁,她一個人把一盤水果全部吃光,完全沒先問問長輩吃了沒,這時我才意識到嚴重性。
該責備的不是女兒,而是我們做父母的,從小沒有教她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同理別人。安佐看得出來是個單純、暖心的孩子,有一個對軍火強烈的興趣,甚至會自己研發、自己創意,可以看得出這方面的天分與興趣,和許多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的同齡孩子相比,安佐算是強多了,而且對於未來很有規劃與想法。只是很可惜,他常常搞笑的方式與話語,在了解他的父母親眼中也許沒有惡意,但是對其他人來說,不僅可能不舒服,更可能讓不認識他的人,造成恐懼與害怕,但是安佐從小到大都不清楚別人的感受,因為教育忘了提醒他同理與尊重。
我衷心的希望安佐能夠平安回來台灣,也心疼狄鶯孫鵬父母的痛,但全台灣的家長們,也請以安佐事件,一起好好省思,我們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可能也犯了同樣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