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報告建議:嚴禁中國國企收購美企

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16日發表2016年年度報告,建議修改法規,禁止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公司,理由為中國把國企當成達到國家安全的最主要經濟工具。也就是說,美國USCC基於國安考慮建議美國政府禁止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公司。

美國負責審核外國投資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是由美國財政部領導,內部有國防部、國土安全部等其它8家政府機構代表。據外媒報導,USCC建議國會修改對CFIUS的授權,以禁止中國企業不斷收購美國公司或間接對美國取得實際上的控制。

據USCC報告指出,中國在2015年對美投資總額達150億美元,2016年可能躍增至300億美元;無論中國國營企業或私人企業,在中國政府「走出去」戰略的鼓勵下,已加大外界認為中國政府具有戰略性的對外投資。

USCC報告稱,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公司或取得實質控制權,在先天上已具有高風險,中國將因此取得的技術、情報以及市場影響力,為中國政府服務;中國企業還經常收受政府資金,近日更是特別積極競購美國科技資產。此外,中國對外資則是反向的制定一系列限制和反競爭法律,由於中國法律不明晰、行政執法不連貫、僅對國內企業優惠等政策,已讓美國公司發覺,要在中國營運越來越難。

據外媒報導,美國今年是中國最重要的收購目標國家,中國買家目前已簽訂645億美元(約2兆511億新台幣)的投資協議,創歷史紀錄;而中國企業2016年在全球收購總額約2000億美元(約6兆3600億新台幣),幾乎是2015年的2倍。

USCC主席Dennis Shea表示,中國國企是中國政府的臂膀,我們自己就不希望美國政府在美收購企業,為什麼要讓中國在美國收購?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核委員會表示,中國國企恐借併購獲得技術,嘉惠中國國家利益,最後損害美國國家安全。

其實近年中資買入海外資產,早已橫掃全球,並驚嚇到各國監管機構,已有多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圍堵中資。稍早前澳洲政府就拒絕中資買入該國最大的電網公司;中資在德國大規模併購也引發德國各界反彈,該國在上月還急踩煞車,禁止中國企業收購德國半導體製造商愛思強(Aixtron) ,茲因據美國情報機關警示,德國愛思強技術可用在「中國核武計畫」上;目前德國有鑒於現有監管法令不足,政府正積極尋求歐盟通過新規範,提高歐盟各成員國阻擋外資收購的監管權力。【記者 鄭惠慧 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