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拍板1.25兆國防特別預算草案 7大戰備升級目標

行政院會今(27)日通過國防部版之「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未來8年將投入1.25兆元,採購精準火砲;遠程精準打擊飛彈;無人載具及其反制系統;防空、反飛彈及反裝甲飛彈等7大類武器裝備,將函請立法院審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明,本次通過的特別條例是為強化民主防禦能力及國防關聯產業發展,取得更先進精密的新式武裝力量並推動國防及軍工相關產業升級轉型。

卓院長指出,中共持續以各種形式侵擾臺灣,因此政府極力向國人表達,政府有守護國家主權與安全的能力及決心;此時此刻臺灣更需要提高自我防衛能力,同時讓全世界理念相同的夥伴明白,唯有臺灣自己具備足夠實力,對方才能提供助力。

卓院長進一步指出,當前全球許多地區及國家,包括印太地區的紐澳、日本、韓國、菲律賓,以及歐盟、德國與美國等國家,皆持續重新檢討並顯著提高其國防預算,臺灣身處第一島鏈關鍵位置及地緣政治最敏感區域,更須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國防部提出的特別條例與預算規劃,7大目標如下。

一、空中重層攔截網:透過各類型防空、反彈道飛彈,整合現有愛國者飛彈系統,提升攔截遠程變軌導彈的機率,打造多層次防空系統。

二、強化指管與決策輔助:升級「指管通電網情監偵(C5ISR)系統」,導入AI輔助情報決策模組,共享戰場情資目標。

三、建立多層次削弱能力:精準火砲、人攜及車載反裝甲飛彈,藉此精簡人力、擊毀各類戰甲車。

四、強化遠程精準打擊:遠程精準飛彈與火箭,反制敵人遠程火力,並阻止其登島企圖。

五、強化作戰韌性:監偵無人機、攻擊無人機和無人艇,發揮提早預警能力與不對稱戰力,縮短作戰反應時間。

六、提升軍備量能:增加軍備產能與戰備彈藥屯儲,降低外購比例,加速獲得台美共同研發與採購的裝備及系統。

七、國防帶動經濟效益:預估創造逾4000億產值、超過9萬名工作機會。

【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