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大腦晶片新創公司Neuralink,致力於人類大腦植入晶片連接電腦,該公司宣稱,全球已有12人植入Neuralink腦部晶片,累計使用時間已超過1萬5000小時(約2,000天),這也代表了腦機介面商業化應用已成功邁入新階段,而Neuralink是目前領先的腦機介面企業之一。
這一個數字,相較合作夥伴巴羅神經學研究所(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在今年6月才宣布的有7名重度癱瘓患者使用,更加有進展。Neuralink表示,這些患者透過意念操控數位與實體工具,已使用裝置時數超過1萬5000小時。
Neuralink致力於將微型晶片植入人腦,藉此解決失明、癱瘓與精神疾病等神經相關問題。首位接受植入大腦晶片的患者Noland Arbaugh接受專訪時透露,他在2016年因游泳意外導致下半身癱瘓,藉由腦部植入晶片,重新獲得電玩及語言學習,他形容自己正努力追趕過去8年半身癱瘓的空白。
Neuralink還發出聲明,剛在加拿大完成的兩例手術,這兩人是脊髓受傷患者,當他們接受了Neuralink首個設備Telepathy進行植入後,傷患僅通過思考就能與技術設備互動。多倫多西部醫院神經外科醫生 Dr. Andres Lozano表示,效果幾乎立竿見影。第一名患者在幾分鐘內就能通過思考來控制光標。當人工智慧閱讀被解碼的訊號後,訊號備轉換為光標上的運動,這速度極快。
今年7月,Neuralink加快臨床試驗布局,在英國展開臨床試驗,測試其腦機晶片,並將與倫敦大學學院醫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s)及紐卡索醫院(Newcastle Hospitals)合作。進行的相關研究,獲得英國監管機構核准,臨床研究GB-PRIME將啟動,同樣是聚焦在癱瘓患者如何藉由腦機介面和數位世界進行互動。
Neuralink在2023年,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人體試驗,目前已達成多項里程碑。Neuralink在2026年將會嘗試為視力受損患者,恢復其有限的視力。Neuralink朝著讓腦機介面成為可負擔醫療方案的願景,逐步拓展至國際舞台。馬斯克對外表示,最終希望能將腦機晶片與植入手術的成本壓低到只需數千美元。然而,專家也提醒,腦機介面涉及到隱私、倫理與長期健康風險,仍需監管機構嚴格把關。【記者 鄒弘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