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是外交孤兒 多國專家探討台灣地緣政治

「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11日在台北香格里拉遠東飯店舉行,由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主辦,邀請國內外戰略學者和美中關係專家參與,針對美中關係和台海情勢做討論。

主辦單位SIA創辦人黃齊元表示,台灣地緣政治成為國際間關注焦點,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今年有40多國參加,台灣卻不在其中,因此特舉辦此論壇,向世界證明台灣的重要性,台灣不再是外交孤兒,這件事必須由民間來做,才能避開政治敏感性。論壇與會包括前總統馬英九、前外交部長林永樂、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國際戰略專家黃介正等參與。知名外國講者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和哈佛大學的講座教授奈伊(Joseph Nye)、華特(Stephen Walt)、米德(Rana Mitter)、艾利森(Graham Allison)。

前總統馬英九以「中華民國處理兩岸關係應有的大戰略」為題致詞,表示現在兩岸關係急速惡化,中國軍機頻頻飛越海峽中線進行軍事演習,甚至發射飛彈越過台灣上空。2022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國更在台灣周邊海域設立6個軍事封鎖區,使台灣人民更加憂慮,增加人民的危機感。

馬英九主張,兩岸爭議無須兵戎相見,透過交流對話更能獲得和平與友誼,兩岸備戰不如對話謀和,不要讓台灣變成下個烏克蘭。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同意前總統馬英九的說法,他建議台灣的首要任務,就是維持現狀,贏取時間,只要台灣不宣布獨立,北京方面不發動戰爭,他看不出來兩岸為什麼不能保持現狀。

另外,奈伊指出雖然中國正在崛起,但美國仍保有五大優勢,包括勞工、科技,以及金融上的優勢,另外還有地緣優勢,不像中國必須面對許多邊境爭端,同時美國在能源上是出口國,反觀中國仍是能源進口國。但中國已經與世界是重要的經貿夥伴,美中關係若要全面脫鉤,代價太大,西方盟友未必跟進,畢竟在氣候變遷、疫情等跨國議題上,沒有國家能單獨面對。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米特 (Rana Mitter)則認為,台灣目前的國際情勢並沒有將兩岸導向衝突。米特觀察到,北京政府對抗性的外交政策,似乎有趨緩的趨勢,加上中國出現經濟問題,因此兩岸之間和平對話是有可行性的。此外,他認為中國無意成為世界霸權,而是成為亞洲、太平洋一帶的區域霸權,其對世界的野心非版圖上的擴張,而是擴大他們在世界的影響力。【記者  蔡青芸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