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封鎖引不滿 多國爆反防疫示威

新冠疫情第二波快速增溫,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各國已加強防疫機制,部分地區甚至宣布再次封城。然而有多個城巿出現民眾示威,反對防疫限制措施。

法國10月底全國進行二次封城,將持續到12月1日,禁止民眾聚會,但學校不會關閉,工作、日常採買、看病等活動依舊照常,與年初首次封城模式相同;愛爾蘭也於10月22日進入全國封城,為期六週;希臘日前亦宣佈封鎖薩羅尼加及其他兩個地區;英國5日起蘇格蘭地區封鎖至12月2日,除緊急商店及教育機構外全都關閉。

另外,西班牙在10月26日全國實施宵禁,除加納利群島外,各區23點至隔日6點都禁止跨區移動,且集會限定在6人以內;德國自11月2日起娛樂產業與休閒公共設施關閉4週,要求民眾須避免一切非必要旅行;比利時3日起也開始禁止所有商店營業,要求上班族盡量留家工作,並延長學校假期。

但反防疫措施的示威浪潮也在各地發起,甚至爆發警民衝突場面。西班牙巴塞隆納上個月30日晚上,就發生民眾反防疫示威演變成警民衝突場面,示威者向警察投擲磚塊及金屬圍欄,且路上還出現焚燒的垃圾桶及路障,示威街頭煙霧瀰漫,現場多名警員受傷,12人被捕。

義大利也發生反防疫措施的暴力示威,北部大城米蘭,有數輛電車遭到破壞,還有人縱火焚燒垃圾桶,年輕示威者投擲玻璃瓶等物體,鎮暴警力則以催淚瓦斯反制。鄰近米蘭的杜林(Turin)和中部的那不勒斯省(Naples)南部也有類似衝突。抗議群眾與警方發生衝突時高呼「自由、自由、自由」。

捷克目前是整個歐洲中新冠肺炎感染比率最高的國家,該國10月18日有大批民眾上街參與反防疫限制措施集會,警方甚至出動水砲、催淚彈、鞭炮等,強力驅散示威群眾,共拘捕100多人。

10月23日,澳大利亞墨爾本爆發反疫情封鎖抗議活動,大約300名示威者聚集在戰爭紀念館門前,抗議政府的封鎖措施。大批示威者拒戴口罩,手舉寫著「媒體是病毒」、「新冠病毒是騙局」、「澳大利亞人醒醒吧」等標語。一些示威者與警方發生了肢體衝突,甚至扭打在一起,警方不得不使用胡椒噴霧將其制服。據當地警方消息,共3名警察受傷,16名抗議者被捕。

在德國境內,10月29日約2萬人齊聚柏林地標布蘭登堡大門,由於很多人未遵守社交距離規範,警方祭出禁制令,阻止集會遊行,數千人持續示威抗議,高喊「抵抗」等口號,一小撮民眾與警方爆發衝突,丟擲瓶罐和石塊攻擊警方,最後約有300人被捕。

法國巴黎、瑞士蘇黎世及奧地利維也納亦有同類示威,過程大致和平。約1000名反口罩的抗議人士聚集在瑞士蘇黎世,許多人手持自製橫幅,上頭寫著「對強制疫苗接種說不!」「口罩就是口套!」等。

在確診病例大幅攀升的法國首都巴黎,約有300人和平示威抗議,譴責政府決定強制在所有公共場所戴口罩。一些抗議人士高舉的標語牌寫著「停止撒謊」,但警察很快就包圍他們,對未戴口罩者開出135歐元(約台幣4500元)罰單。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4614萬2598例、119萬6266例死亡。【記者 張欣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