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提前24小時預測瘋狗浪 氣象署推「海岸異常波浪預報系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20)日指出,為強化瘋狗浪早期預警,與成功大學合作開發海岸異常波浪預報系統,結合波浪模式與AI技術,可推算24小時內的發生機率。這項技術已率先應用於新北市及觀光署轄管的北海岸、東北角等風景區,預計今年底完成環島布建。

氣象署今(20)日舉辦「AI 守浪•預見風險一海岸異常波浪早期預警」記者會,正式發表智慧海象預報的最新成果,氣象署長呂國臣指出,臺灣四面環海,精進海象監測與預報,是保障民眾沿岸活動安全的關鍵,除持續優化既有海象預報技術外,也將積極導入人工智慧,並結合署內第6代高速運算電腦,為預報注入新能量;呂國臣強調,智慧海象預報正是呼應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所提出「探索海洋」的政策方向,展現台灣推動海洋科技的決心。

目前氣象署透過海象浮標觀測,即時發布「長浪即時訊息」,提醒民眾注意。為進一步強化瘋狗浪早期預警,氣象署與成功大學合作開發「海岸異常波浪預報系統」,以岸邊光學攝影機蒐集影像,AI辨識異常波浪事件,當系統偵測到危險波浪時,可即時通知防災人員前往引導遊客撤離。

參與開發的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董東璟指出,根據統計,過去25年台灣已發生400多起瘋狗浪事件,造成750人傷亡,其中大部分是釣客。瘋狗浪浪如其名且成因複雜,不僅會直接翻越防波堤,就算走在岸邊也可能被捲走,近年愈來愈多人從事水域活動,希望透過這套系統及早掌握風險。

氣象署呼籲民眾在前往海邊活動前,應事先用氣象署官網、樂活氣象app或海象環境資訊平台,查詢是否有瘋狗浪的風險;氣象署也會將光學監測站影像放在youtube提供查詢;同時透過新北消防局以及東北角和北海岸風管處的官網或Line推播示警。【記者 林曉平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