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終止對美國高粱反傾銷反補貼措施調查

中國商務部18日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採取反傾銷反補貼的措施提高下游養殖業成本,因不符合公共利益,終止實施反傾銷反補貼措施調查,並退還徵收的反傾銷臨時保證金。

商務部於2月4日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進行反傾銷反補貼立案調查, 4月18日起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並對進口商徵收178%的保證金。在中國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後,已經在海上途中、目的地為中國的運載高粱貨輪,有幾艘就找到了新的買家,改變航向。

17、18 日劉鶴率中國代表團訪美,與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所帶領的美方代表團繼續就美中貿易問題磋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 17 日與劉鶴見面。劉鶴此行前,川普要求美國商務部研究是否有替代方案為違反美國法律、遭懲處「禁售令」長達7年的中興通訊解圍。當時就有外媒報導,中國可能取消 4 月起對美國農產品加徵的關稅。

而2017年中國進口約11億美元的美國高粱,佔雙邊貿易總額的比例很小。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美國高粱下一個收割期是下半年,中國當前停止反傾銷調查的象徵意義比實際意義更大。【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