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宣布明年6月正式退休,不續任台積電董事職務,也不參與管理團隊工作,並表示,過往30餘年創辦及奉獻台積電,是人生中非常興奮、愉快的一段時期,現在,想把餘年保留給自己及家人。對畢生投入半導體業,被譽為「半導體教父」的他宣布退休,美國富比世雜誌(Forbes)網站以「半導體業將失去一個巨人」(Semiconductor Industry To Lose Titan)為題,推崇其對全球半導體業的貢獻。
張忠謀1931年生於浙江寧波,年少時歷經戰亂,舉家搬遷上海、香港;1949年赴美求學,分別在1952及1953短短兩年間拿到哈佛大學學士及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碩士,並在1964年拿到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1955年加入希凡尼亞,進入半導體業,當時半導體發展僅3年。隨後進入美國半導體龍頭德州儀器(TI),服務長達25年,一路做到總公司集團副總裁,主掌全球半導體事業。1983年與當時的德州儀器理念不合,辭去總經理職務,1985年應孫運璿之邀,擔任工研院院長。1986年工研院與飛利浦簽約合資成立半導體製造公司,由張忠謀帶領一群以出身工研院為主的工程師一同籌辦,而工研院的半導體技術則主要來自1970年代中期,由經濟部出資1000萬美元的RCA技術移轉計畫。台積電成立後,張忠謀出任董事長。
1980年代台積電取得英特爾的首筆訂單合約,然而在英特爾實際走訪生產線後列出缺失報告,如果不改正則無法提供代工訂單。當時英特爾是全球重要的半導體廠商,為此張忠謀下令整理廠房及調整機器,精進製程技術,終於如願取得英特爾訂單。
1994年台積電股票掛牌上市,經過23年的交易,股票市值從748億元攀增至5.72兆元,漲了76.3倍,不僅穩居台股權值王,也掌握全球6成以上的晶圓代工業務,躍升為全球半導體巨擘。此外,台積電年年賺錢、配股配息,股價表現也沒讓人失望,如果投資人從上市持股到現在,投報率高達89.6倍,十分驚人。而張忠謀認為目前台積電還有三大優勢是競爭對手難以超越,其一是技術維持領先地位,其二是製造也維持領先地位,其三是客戶對台積電的信任,每個部分都是經年累月下來,拉開與對手的差距。
早在2005年,張忠謀曾交棒給蔡力行,但碰上2008年的金融海嘯,台積電瀕臨虧損邊緣,爆發無薪假與裁員風暴,一群被迫離職員工夜宿張家門口;2009年,他以78歲高齡回鍋兼任總執行長,決定擴大投資研發及擴產,帶領公司營運登上歷史高峰,寫下傲視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台積電神話。
因曾交棒失敗又擔心流失人才,張忠謀對這次接班安排格外小心,先在2012年重啟接班計畫,師法奇異(GE)執行長威爾許的交棒模式,選出蔣尚義、劉德音及魏哲家三位共同營運長;其後蔣退休跳槽中芯,2013年11月12日,張忠謀卸下執行長一職,但仍然擔任董事長,由劉德音以及魏哲家為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以漸進式步伐為退休做準備。據官方新聞稿指出,明年6月後劉德音將擔任董事長,魏哲家則擔任總裁。而張忠謀對台積電維持健康成長有信心,他指出,台積電未來幾年將以每年約5%至10%的速度成長,今年成長率預估為10%。
台積電最近的總市值逼近1900億美元,不僅超越總市值1820多億美元的競爭對手英特爾,製程也遙遙領先三星,搶走蘋果訂單,甚至率先投入3奈米,要把廠區蓋在台南,花費6000億台幣建立技術障礙,發展時程更領先英特爾及三星。
今年台積電成立30年,成立初期僅一座6吋晶圓廠,如今已是全球晶圓代工霸主,12吋晶圓年產1000多萬片,市占率超過5成,市值逾5.7兆台幣,不但超越全球半導體巨擘英特爾,並帶動台灣半導體聚落舉世聞名。而張忠謀歸納出他的4大成就,首先,台積電從默默無聞,且不被看好的公司,躍居成為在半導體領域舉足輕重的公司,資本額也從原先的2.2億美元到現在的1800億美元。第二,開啟了一個毀滅性的、毀壞性的新商業模式:1987年剛開始時,根本沒有人認為台灣在半導體領域有什麼地位,現在台灣已經是半導體的重鎮,他相信台積電是有相當大的功勞。第三,員工人數快速擴增:初期台積電的員工只有100多位,現在有47000名員工,且待遇遠高於台灣平均待遇之上,養活員工家庭約15萬人。第四,技術持續創新:每年經過台積電使得半導體界有許多的創新,而那些創新絕大部分都是無晶圓工廠的公司發明出來的,他強調,如果沒有台積電,不可能會有那麼多無晶圓工廠公司存在,也不可能會有那麼多創新。他並舉例,沒有台積電智慧型手機不會那麼快、那麼早出現,並改變幾十億人的生活方式。
張忠謀在半導體業的貢獻與成就,使他無數次獲獎,並獲邀擔任總統府資政,不過他婉謝其職;2011年獲中華民國二等景星勳章。此外,在全球半導體界也深受敬重,1999年被美國商業週刊選為全球最佳經理人;2011年獲頒國際電子電器工程學會(IEEE)榮譽獎章;全球半導體聯盟以他命名,設立張忠謀博士模範領袖獎,「半導體教父」實至名歸;被時代雜誌評為「亞洲之星」以及「最有影響力的26位總經理」之一;今年入選富比世雜誌全球百大現今最偉大商業思想家之一,且為唯一入選的半導體產業人士。
而86歲的張忠謀退休後最想做的事情是寫自傳、打橋牌、旅遊及讀書。首先他要完成自傳的下冊,曾表示念小學時母親幫他買了包括《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及《紅樓夢》等書,讓他從小學看到高中,因此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一天至少要花6個小時看書,到美國後則大都念英文書籍,他堅持退休後也會保持閱讀的習慣。由於喜愛上文學,18歲以前還曾想當作家,後來在銀行業任職的父親認為不妥,才放棄這個念頭。其次,假如完成自傳下冊,他還會重拾橋牌的興趣。另外,對旅遊充滿興趣,接下來,還想與家人多一點旅遊,他表示,會去想去而沒去過或去過又想再去的地方。【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