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為加速法人創新改革,經濟部預計未來四年投入50億元,並針對旗下 41 個法人中挑選出 16 個產業科技研發法人進行任務調整,依規模、專業,重新定位為「平台型法人」及「領域型法人」,未來彼此緊密結合,以「創新帶動改革,改革加速創新」為主軸,支援產業發展,強化國際鏈結,以應全球工業 4.0 及數位經濟等產業革命。
經濟部長李世光指出,旗下16個科研法人中將由工研院、資策會、外貿協會等三大「平台型法人」領軍啟動革新,將以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區塊鏈、精準醫療等國際重要趨勢進行相關研發,以帶動台灣新經濟。
李世光指,工研院、資策會、外貿協會等三大「平台型法人」,將分別定位在數位創新、科技連結、國際鏈結;再透過工研院研發搭建的開放創新系統平台(OISP)同時加速整合生技、車輛、船舶中心等十三個「領域型法人」,未來四年將投入50億元,以因應產業跨界、跨域整合等趨勢。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稱,由「平台型法人」帶頭整合「領域型法人」,有助提升法人科研能量。羅達生還分析,台灣製造業以往一直享有全球優勢,但過度重視供應鏈發展,至今產業需要大量客製化,面對這項新工業革命,軟硬體整合是重要的關鍵,也因此政府希望法人領頭建置平台。【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