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5月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增速較預期緩慢,主因本週四英國大選前,多數企業均暫緩作投資決定,加上通膨節節高升,加重民間生計壓力。
2016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不確定性增加,經濟成長趨緩、英鎊劇烈貶值,物價升高衝擊英國消費,家庭消費意願突然下降,以汽車消費為例,據最新統計,5月英國新車銷售比年降8%,4月更糟,銷售額下降20%;由於英國經濟長期依賴消費支出,消費力道驟降很快在英國經濟各個方面顯現、發生效應。
英國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放緩至僅0.2%;據英國零售商協會(BRC )公布,5月英國零售額僅年增0.2%,遠低於4月6.3%,以及去年同期的1.4%;而最新5月PMI也由4月55.8,降至3個月低水平53.8,完全低於市場預期的55;自去年英國脫歐後,英鎊大跌,商店便不約而同提高商品價格,造成消費者支出在今年承受更大壓力,整體購買力呈現長期下滑。據金融數據公司IHS Markit表示,依最新經濟數據疲弱的表現,顯示出英國整體經濟季度增幅到不了預估值增長0.5%,風險正在加大。
英鎊對歐元自公投後劇貶14%,對進口產生影響,使得英國通膨加大。2015年英國通膨接近0,近月不斷增加,至4月通膨已接近2.7%,物價攀升也嚴重波及到基本物資、食品、服裝等各領域,在受薪階級薪資無增長下,令民間實際購買力下降;而英國央行也在最近的財經分析中,對此發出警告。
據摩根士丹利銀行(大摩)稱,除非脫歐談判產生建設性的結果,得以說服市場相信英國經濟無礙,弱化的英鎊也才有再起的可能;大摩日前預估英鎊兌美元明年第一季最高來到1.26,今年底則可能下滑至1.23,至於脫歐前1.45價位已不再期待。
現今全球經濟復甦,美國、歐元區及日本的5月服務業PIM均持續呈現擴張,第2季亦維持第1季的經濟成長動能,日本更是創下近2年最快增速、英國經濟成長步調則趨緩至三個月來最慢,在七國集團(G7)經濟體中,已由最活躍的經濟體轉為增長最低的國家。【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