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台灣年輕勞動者要稅醒才有未來

五月的第一天是勞動節,生活在台灣的年輕勞動人口,面對台灣高居全球宜居國家前段排名,為何許多人選擇外漂?日前主計總處公告,2017年國人赴海外工作達73.6萬人,104人力銀行則表示外漂族恐破100萬大關。為何有如此諷刺的狀況呢?

首先是年輕族群的失業率持續攀升。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18年平均失業率為3.7%,但20-24歲的失業率卻高達12%,甚至比十年前金融海嘯時還高。

其次從歷年主計總處《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可以發現,30-34歲平均月薪從2000年3.63萬元,到2017年的3.67萬;35-39歲從2000年的3.91萬,到2017年3.96萬,十七年來的些微增加,卻被物價及房價的飆漲,逼至儲蓄率節節敗退。

至此,我們若再從國民儲蓄率變化、以及台灣稅制現況來觀察,可更加深入地看到年輕世代的辛苦。據主計總處統計資料,1980年國民儲蓄60-70%來自家庭,10-20%來自企業;到2016年的家庭儲蓄卻降至30%,企業儲蓄升至60%,顯示企業有錢不願投資,人民家用卻越來越不足。

年輕人沒有足夠儲蓄,長輩總是會想著幫忙他們成家立業。未料,一位住北投的老先生買房給兒子,只因超過補繳贈與稅期限一天,除本稅外竟加罰了100多萬。自古住家是人民安家立業、傳宗接代的根本,許多國家並無遺產及贈與稅,這個欠稅案件凸顯台灣稅制欠缺對人民生存的考量。

而沒有房子的租屋族,也一樣碰到不合理稅制。其中最令人詬病的狀況是,當親友好心便宜租房,竟遭補稅及罰鍰對待。國稅局的說法是: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5類第5款規定,稽徵機關得參照當地一般租金情況調整計算租賃收入,縱使當事人約定之租金確實較低於一般租金標準,並非低報,稽徵機關仍可將出租人之租賃收入調整至一般租金標準課稅。

年輕人的居住人權不僅被稅制侵害,甚至連失業也跟稅制息息相關。

據冠恆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進德調查分析,台灣以中小企業居多,礙於公司規模無法將成本分析做得很細,很容易被國稅局將所列的成本剔除,因而要多負擔20%~30%的稅,甚至中小企業稅賦的負擔竟是大企業的兩倍。經濟部資料顯示,台灣自2007年至2017年,累計新設公司37.3萬家、累計歇業公司31萬家,歇業公司比率高達80%。

臺灣企業的減少,迫使人才外漂,但現在外漂族也面臨全球經濟景氣衝擊。中國大陸各地爆發裁員潮,從網路、科技、房地產等服務業一路衝擊到製造業;日本調查機構「東京商工 Research」(Tokyo Shoko Research) 月前公布最新數據,日本小型企業倒閉件數年增 6.5%,且連續 3 年增加,強度幾達金融海嘯時候。近年越南雖成本低競爭力強,但倒閉的工廠也越來越多。

世界銀行(World Bank)1月公布「2019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報告封面標題直接講明「天要黑了」,看壞全球經濟成長。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更直接點名,全球被四朵包括英國脫歐和金融緊縮等烏雲籠罩,只差一道閃電,就能引發經濟風暴,要各國都得做好準備。

行政院國發會坦言,低薪、投資不振,是台灣人才外流原因,期望這波台商回流,能提高年輕人在台安居樂業意願。但立法院針對中美貿易戰引動的資金回台,究竟是炒房,還是實質投資的台商回流?已炮聲隆隆展開論戰。

財政委員會委員認為過去台灣資金處於長期大量流出的狀態,今年資金則開始轉向匯回台灣,兩個月湧入2000億,不少人質疑跑去投資房地產,若導致房價繼續推高,政府如何對無殼年輕人交代?對此,央行認為資金要進入實體經濟,對台灣的貢獻才會是正面,總裁解析第一關是財政部,第二關是經濟部,央行希望前二關要把關好,他們就可以在份內協助資金正確的流動。

但熟悉台灣法稅環境的人很清楚,第一關就會是最大的問題,因為財政部是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最大障礙。知名稅務律師陳祖祥透露,他的客戶寧願將公司移到越南,也不願意回到台灣,因為他們不相信台灣的財稅官員,台灣在國際上是有名的稅務風險無限大國家,這也是為何台灣企業有錢,寧願存入銀行也不投資的潛在原因。

面對青年世代就業及居住的困境,以及台灣政府的歲入有79.5%來自課稅收入,總統蔡英文日前很高興地當眾開講:「我相信今年5月你一定很有感的,因為在兩大兩小的這個情境底下,最少最少可以省19000元,8月開始對於幼兒園的費用,我們要開始補助。」

但台灣「稅改」豈是如此小鼻子小眼睛的「稅調」,就可以帶給年輕人真正的好日子過?最近烏克蘭準總統澤倫斯基的治國視野獲得73%人民認同而大勝,他認為只要盯緊「穩固法治、防止腐化、維持金融秩序」三件事,就可以解決最大的社會問題,十分切中時弊,值得台灣2020年大選各候選人借鏡。

台灣領導人必須儘早正視財稅體制裡,如同澤倫斯基所揭示的三件事對年輕世代生存權的傷害,包括工作機會少,導致的低薪、兼職及高工時,造成年輕人身心問題日益嚴重。

根據去年康健人壽公布的調查結果,全台灣有三分之一的人覺得自己睡不飽,六成的人台灣夜未眠,20歲年輕人睡眠品質竟輸60歲。甚至國會辦公室法案政策研究員孫榮富研究發現,全球各地隨機殺人事件,背後其實都隱含有「失業問題」的共同特徵,更是社會治安的不定時炸彈。

 英國由「大憲章」、「大諫章」到「權利法案」, 經過了400多年流血, 終於確定租稅法定主義(非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徵稅),此後租稅法定主義成為民主國家的立國基礎。因此,唯有當台灣的年輕人開始對「稅」有了權利意識,在全球經濟風暴來臨前,促成真正的稅制改革重振經濟,才能及時搶救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