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宗教自由峰會」游院長在開幕致詞,雖然台灣今日擁有傲人的民主成就和自由的生活方式,但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一蹴可幾的。過去台灣曾經歷經長達38年的戒嚴與威權統治,在宗教與結社自由上受到很大的箝制和壓迫。還特別舉出實例,例如1950年代查禁一貫道事件、1980年代新約教會錫安山信徒被驅逐事件等等。儘管環境如此艱辛,宗教團體仍然選擇與民主人士合作,為自由、人權奮鬥不懈。
居住在台灣的所有人民都願意同意,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受到極大的尊重,在這塊寶島上,清真寺的隔壁可以是教堂,教堂的隔壁可以是寺廟,大家彼此尊重,和諧相處。但從另外一方面來看,政府對於宗教團體的處理態度,是否真如游院長所言般的雍容大度。
為了政治上的目的,民國85年總統大選過後,台灣政府便提出了「宗教掃黑」的口號,包括佛光山、中台禪寺、宋七力、妙天禪師等等宗教團體或個人聯袂遭殃,竟然連僅僅以氣功養生的「太極門」也無端受到波及。其中,太極門案件源自於85年檢察官侯寬仁違法起訴,更於96年判決確定無罪無欠稅,但是國稅局竟然無視刑事判決的結果,仍持續違法強徵課稅,2020年更聯手行政執行署違法拍賣太極門的修行道場預定地,此一台灣官僚迫害信仰自由的事件終究驚動國際。
就在不久前2023年「世界宗教議會」在芝加哥盛大開幕,其中的一場「太極門良心與正義奮鬥之旅」研討會,吸引很多重量級的國際宗教領袖參加,他們分別為太極門在台灣受到的不公義對待極力發聲。截至2023年8月為止,國際組織已經8度將太極門案提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探討濫用稅收歧視特定宗教和心靈修行團體、沒收不動產、貪腐及兩公約等議題,國際間也已經累積有超過上千篇的文章在探討太極門案。
今年4月初游錫堃院長就曾經接見過歐美人權學者專家訪問團,其首站拜會中,《寒冬》雜誌總編輯馬西莫教授表示,台灣宗教性的多元以及繁榮發展,大家都十分讚許台灣對民主及信仰自由的努力,但還是不得不提出,台灣還是存有尚未解決的信仰人權問題,那就是太極門案件,馬西莫教授建議,像台灣這般已經高度民主化的國家,若要解決問題,一定都是透過對話的方式。
言猶在耳,游錫堃院長當時回應,他會持續關心太極門的議題,並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案;如今再看,從五院到一府,即便主其事者口頭表示理解並願意協助,但只要遇上了國稅局、行政法院、行政執行署三位一體的共犯結構,似乎就通通沒了方寸。身為最高民意機管的首長,請拿出當年為威權體制平反時的魄力與勇氣,真心誠意地好好處理這件人權迫害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