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救疫情誠實現光明(1)-美加防疫經驗談 三不五多照顧好身心

加拿大Dalhousie大學病理系博士後研究員陳佩琳鼓勵大家多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UVC)可以殺死病毒,包含新冠肺炎病毒,陽光也是純天然免費維生素D的補充聖品。維生素D對免疫系統、骨骼代謝和許多生理機能不可或缺,長期缺乏會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也是誘發憂鬱症的原因之一。

陳佩琳分享個人經驗,去年全球疫情緊繃時,就收到太極門「三不五多」防疫手冊,給她很大的幫助。「三不」即是不緊張、不憂慮與不生氣;「五多」是多洗手、多喝溫開水、多歡喜、多運動與多防範。去年加拿大封城期間,政府沒有規定出門要戴口罩,當時口罩也很難取得,她在家上班都沒出門。等封城七、八個月後,早睡早起自律甚嚴的陳佩琳,突然很容易累及嗜睡,驚覺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於是查閱醫學文獻,發現自己可能是缺乏維生素D。陳佩琳開始勤練太極門功法、多喝水,並補充維生素D錠,奄奄一息的感覺才幾天就消失了。她建議疫情期間可從食物中多補充維生素D,如乳製品、蛋及富含油脂的魚類,還可以用最簡單、免費又有效的方法,每天拉開窗戶曬曬太陽來補充維生素D。

在美國舊金山灣區醫院擔任臨床營養師的陳幸芬表示,醫療機構第一線醫護人員比其他人更有機會暴露在病菌中。想要降低生病的可能性,只能強化掌握在自己身上的免疫系統。多年來陳幸芬在太極門練氣修心,從師父身上學到「凡事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的信念,堅持天天練功,讓她的內心保持和緩、沉澱下來,不受外在環境所影響。

「用一顆溫暖的心關懷周遭的人,是我在太極門修身養性中學到的。」陳幸芬說,「付出」讓她的生命更有意義,「愛」讓她更容光煥發,特別是在這段防疫時期,每天在醫院工作的同仁彼此互相打氣、互相體諒和包容。她由衷感激防疫期間有很多親朋好友和社會大眾關心第一線醫療人員,防疫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就如美國社群媒體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話:「I stay at work for you. You stay at home for us.」只有彼此相互合作,才能讓防疫更持久、更成功。

美國麻醉護理師賈維元表示,去年美國疫情期間,醫院突然接收大規模的新冠肺炎病人,令人憂心的是,當時美國各大醫院的醫療口罩、防護衣、呼吸器數量都不足之下,可能會有許多病患得不到適當的照顧和治療,自己也暴露在染病風險較高的環境之中。剛開始也常為感染風險很大而感到擔憂,心情隨著同事間焦慮的氛圍而起伏。他透過每天勤練太極門氣功,吸吐之間慢慢放下了無謂的擔憂,運用在太極門所學的三不(不生氣、不憂慮、不緊張)、五多(多洗手、多喝溫開水、多運動、多歡喜、多防範)來增強自己的免疫力。他同時把「三不五多」防疫秘訣分享給同事與大眾,希望大家都能增加自己的免疫能力,面對未來日新月異的病毒侵襲,能有強壯的身體來抵抗!

隨著灣區的疫情逐漸減緩,醫院開始恢復例行性手術,此時,醫院基於防疫安全考量,手術的病人都必須接受病毒測試,確定是陰性之後才能進行手術。這段期間來醫院的病人,常常深怕自己會染病。秉持醫療人員的良知良能,手術前,賈維元都會耐心地與病患溝通,讓他們了解醫院及醫療人員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不用擔心,也希望他們帶著平靜的心進入手術房,並祝他們手術成功,讓病患和家屬都深表感激。

在美國加州醫院擔任驗血師的龔剛宏談到,當疫情數字不斷攀升,甚至看到連做好嚴密防護的醫護人員也遭受感染而倒下,他還是得站在第一線為疑似病患抽血和驗血,每天都在恐懼的情緒中渡過。有一天,他出現咳嗽、喉嚨痛等症狀,甚至嚴重到失去聲音,擔心被傳染COVID-19(新冠狀肺炎),經過醫師幫他做了初步檢查,從胸部X光片確認他的肺部沒有發炎,而是淋巴結發炎。醫生說,雖然沒有確診,但是很有可能得了COVID-19,必須待在家裡自我檢疫。

隔離期間龔剛宏每天認真練氣養生,也常上太極門神氣家族網站,看到同樣是醫護人員的師兄姊,在疫情下運用醫療專業及太極門的智慧幫助病人的故事,讓他得到很多正向能量。當龔剛宏康復後,鼓勵自己要勇敢運用本身的專業去幫助病人。他曾經看到一則新聞,討論一名新冠肺炎的確診者,在肺科專家的建議下,透過肺呼吸的運動上半身增壓並憋住氣十秒鐘,來幫助自己抵抗病毒,讓這位確診者存活下來。他說:「這跟師父教導我們的增強肺功能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很慶幸自己有這樣保命的功法可以練,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還能夠去幫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