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納稅的血汗錢豈能濫用

文/鄭蘋安/退休人員(台北市)

國父孫中山先生為保障人民的權益,創立了【五權憲法】,執政者若能遵守運用,政府與百姓之間達到平衡,則可民安國富;但五權憲法帶給人民的實質益處與保障,似乎正在逐漸消退。近年來由於監察院已英雄無用武之地,要存要廢成了大家辯論的議題。監察院顧名思義負有替人民「監督、把關、糾舉、彈劾」所有不公不義濫權違法的父母官,是保障基本人權的【尚方寶劍】,偏偏這把寶劍始終不出鞘,早已生鏽卡住,失去功能了!

一月底監察院院長張博雅例行年度巡察行政院,公布103年對行政院暨所屬機關彈劾公務員計通過15案彈劾22人,糾正行政機關計通過114案但案次達123案次。博雅致詞時說,「去年九合一結果,顯示民眾望治之殷切已經表露無遺,無形中給政府更大責任與使命」。然而這些彈劾與糾正,最後還是雷聲大,雨點小,都不了了之!對恣意濫權欺壓百姓的行政機關而言,監察院根本就是一隻中看不中用的紙老虎,完全不具任何約束力,只要報告寫一寫,交代一下就沒事。監委大人坐領優渥高薪,都是來自納稅人的血汗錢,卻放任違法濫權的官員繼續戕害人民的基本人權!

以日益受到重視的賦稅人權為例,曾任人事行政局長的法學教授陳清秀曾一針見血的說,「行政法官的考試只考死背的法條,完全沒有賦稅人權概念的考題,也沒有考稅法。行政法院的法官僅受三個月訓練就開始判稅務案件,這樣的考試任用制度不就等同於讓不會開車的法官上路,等著他撞死納稅人!」反觀德國、日本等國家的稅務法官,都需要經過多年的培養才能上任,台灣竟然只要區區三個月!行政法官不懂稅,只能任由稽徵機關糟蹋人民,監察院可曾注意到了嗎?人民納稅的血汗錢不容濫用,請拿出你們的尚方寶劍,為民除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