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國際勞工組織法國國家辦事處27日發表一份報告,結論之一指出「近四分之一的法國人表示,由於性別、性取向、種族、宗教、殘疾或健康狀況,他們在工作場所成為被騷擾的目標。」
這份題為《工作場所歧視年度晴雨錶》的報告指出,人權維護者在2016年進行的調查發現,工作中有辱人格的態度同時影響著男性和女性: 33 %的受訪男性和32 %的女性表示,他們覺得自己在過去五年裡受到了不公正的貶低。
報告顯示,某些社會群體特別容易受到汙名化言論和行為的傷害。例如,54 %18至44歲的非白人婦女,和43 %的殘疾婦女說自己成為這種語言和行為的打擊物件。
調查顯示,白人且年齡在35歲至44歲之間的男性很少受到影響( 11 % ),但40 %的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以及40 %被認為是黑人或阿拉伯人的年輕男性,經歷了與女性類似的有辱人格的語言和行為的傷害。
研究發現,所有部門都存在這種歧視行為,公共部門占27 %,私營部門占25 %,自營職業者占22 %。
報告表示,歧視性事件在工作中經常被淡化,肇事者經常聲稱他們“只是開玩笑”而已。
報告表示,雖然這一報告涉及的案例全部集中在法國,但這種行為不僅限於一個國家。國際勞工組織已經開始了一個旨在建立新的全球標準的進程,以具有約束力的公約和建議的形式,幫助政府打擊工作場所的暴力和騷擾。【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