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古蹟日9月21日、22日登場,文化部長鄭麗君、屏東縣長潘孟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及各縣市代表18日在屏東勝利新村以拼圖方式拼出全國古蹟日地圖,為2019年全國古蹟日揭開序幕。
文化部2001年開始響應國際古蹟日,今年結合「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呼應「歐洲遺產日...
2019年全國古蹟日9月21日、22日登場,文化部長鄭麗君、屏東縣長潘孟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及各縣市代表18日在屏東勝利新村以拼圖方式拼出全國古蹟日地圖,為2019年全國古蹟日揭開序幕。
文化部2001年開始響應國際古蹟日,今年結合「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呼應「歐洲遺產日...
武俠小說中,男主角通常在跌落山崖後,經高人指點反而武功大增,「跌落山崖,象徵人生的挫敗;但若不遭遇挫敗,也不會有遇到高人指點、武功大增的機會。」左營高中現代五項教練林生祥,就是如此看待成功與失敗的關連,因為他的人生,也是從失敗沃土中獲得成長。
出身貧困的林生祥,國小二年級時,...
中秋夜,故宮南院光雕再現,「南境之光」13日起到11月10日,每週二到週日晚間6點開始到10點結束,每隔20分鐘演出一次11分鐘音樂燈光秀。
繼浪漫水舞後,故宮南院再次邀請光雕藝術家陳怡潔、金曲爵士音樂家許郁瑛聯手打造絕美光雕秀「南境之光」,以博物館與至美橋為演出主視覺,...
13日晚間,十三層遺址中秋夜正式溫暖點亮,現場逾萬人共同見證全台最大歷史建築之美,彷彿過往黃金礦業風華再現。台電表示,2017年起規劃點亮十三層計畫,首創公共藝術活化文化資產新模式,即日起每晚6至9時點亮,歡迎民眾一同探索超美夜遊新秘境。
...
2020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HE)昨(11)日天正式發布排名,在超過1300所大學的評選中,台灣今年有36所學校入榜,其中台灣大學因研究品質與影響力提高,從去年的170名躍升到120名,相較2011年的115名,已創下該排名史上第二高。
...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穿越荊棘的風景」,今年首度籌組選片委員會,精選11部年度國內外人權議題重點片,回應當下國內外正發生的人權景況。影展分別在9月6日至8日、9月17日至25日,在臺北光點華山及高雄市電影館兩地放映。
影展以「穿越荊棘的風景」為題,...
為了將臺灣小鎮美麗文化推廣至全世界,交通部觀光局首次與文化部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作,9月7日起將舉辦一連串的小鎮音樂會,讓國際級的音樂,走出音樂廳,飄揚至臺灣各小鎮。
觀光局將2019年訂為「小鎮漫遊年」,選出30個經典小鎮,...
我們都知道「老芋仔」、「外省人」、「老兵」這樣的稱呼,或許認識幾位被這框架籠統定義的長輩,也可能本身便是他們的眷屬與後代,因為70年來,我們都是一起生活在這片土地的臺灣人。因此,國立臺灣文學館將館內現正展出的「逆旅‧一九四九臺灣戰後移民文學特展」擷取精華,...
2019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京都大會於2日在日本國立京都國際會館盛大舉行,有來自全世界141個國家及地域,超過3000多位博物館專業人士出席,臺灣有100多名代表與會,發表超過60篇學術論文,臺灣展區於同日下午舉行開幕式,具體展現臺灣的博物館經驗、觀點與社群專業能力。
...
每個人的記憶,集結成國家的文化記憶!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特別舉辦照片徵件活動,邀請全民一同集思廣「憶」。文化部於9月至10月間與全球最大古蹟攝影比賽-維基愛古蹟合作,擴大徵集古蹟照片及珍藏於民間的在地文化照片,喚起全民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文化認同,同時體現分享、開放使用的共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