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教育獎60位獲獎者,能在眾多生命鬥士中脫穎而出,不只因為他們在大專、高中職及國中小校園裡充分學習表現,而且他們面對生理障礙、經濟困頓的挑戰,都能以堅毅的信心力爭上游,突破肢體或物質桎梏而努力生活,勇敢面對未來且不畏懼。持續介紹許樂、蔡秉澄、莊宇僑、曾祈恩、等4位獲獎學生事蹟。
一、<挑戰極限:我的田徑夢想>許樂(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許樂同學曾獲得2019年總統教育獎,今年是她第二次獲獎。她自幼患有先天性雙耳重度聽障的緣故,在學校受到不少挫折,但國中接觸田徑後,獲得成就感,也重拾自信。從國中到高中的六年裡,她投入了許多的心力於田徑訓練,沒有寒、暑假,過年也只有兩天的假期,假期結束後便立即返回訓練。也要嚴格控制飲食,讓身體達到最好狀態。
在自我嚴格要求的訓練下,許樂是亞洲U18聽人女子100公尺跨欄,與多項聽人跨欄賽事紀錄保持人,但在長期過度訓練及頻繁受傷情況下,她從高中到大學三年,她的左後大腿頻繁拉傷十餘次,傷勢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就連一般的行走坐臥都會感到疼痛,甚至無法入睡,需要靠止痛藥緩解。因此她做出了重大決定,先放棄練了六年的100公尺跨欄,轉練從未嘗試過的800公尺,讓因短跑而累積傷害能夠慢慢恢復,待身體遺忘疼痛的感覺,再回到100公尺跨欄。
目前,她仍積極進行復健訓練,目標希望能夠參加2025的日本東京聽障奧運,為國爭光。她以自身經驗激勵更多人勇於挑戰自我,展現運動佳績與發揮正向影響力。
二、<障礙不能限制一個人的無限可能>蔡秉澄(臺北市立成功高中三年級)
蔡秉澄同學1歲多時,他失去行走的能力,需仰賴輪椅代步,從小輪椅就是他的雙腳,他也深刻感受到身為身障兒童不被社會大眾理解的感覺,也體會到無障礙環境與共融的重要。
在學校時,他認真學習各種專業知識,以充實每次能為身障兒童發聲的內容。平常他喜歡聽古典樂、欣賞藝術作品、學習英文、日文、西班牙文,及神經肌肉解剖學與藥物學知識,他也是地板滾球BC3組臺北市代表隊選手。他取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二級業餘無線電人員執照、三級業餘無線電人員執照、行動式業餘無線電台執照,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人本規劃師培育計畫-種子教師,具備研議行人路權的專業知識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廣電媒體專業素養。他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希望能親自落實共融,2017年他參與身障聯盟「小真人圖書館」培力課程,走入社區、學校、社團,努力去除社會對身障兒童的刻板印象,營造更友善的共融環境,更陸續擔任五場全國性、國際性論壇的發言兒少代表,希望給其他身障兒童信心--障礙不能限制一個人的無限可能!
2024年秉澄獲選為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少年。目前也是臺北市青年局第一屆青年事務諮詢委員及臺北市第十屆兒少代表。他秉持樂觀、進取、服務與奉獻的人生觀,推動普及身障友善意識,致力於推動社會環境改變,以行動實踐自我價值及發揮影響力。
三、<逆境中翻轉角力>莊宇僑(國立東石高中)
莊宇僑同學出生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家境貧困,父母以臨時工維生,要照護六個孩子並不容易,他自小便由外公外婆撫養長大。父母不常在家住的童年,他會打工幫助家裡,將獲得的獎金和薪水寄回家中,自己省吃儉用,讓他學會自立與堅強。
國中時,阿姨推薦他到朴子學習角力,遇見黃俊勝教練,不僅指導技術,更在他生病時籌措醫療費,經濟困難時資助生活費。教練的關愛如同一股暖流,給予他依靠。角力令他燃起希望,也迎來挑戰。國一時因腦中積水停訓一年,國二時因免疫失調導致頭皮嚴重發炎,訓練時常有膿包破裂流血的情況,疼痛讓他數次想放棄。但想到教練的鼓勵及自己對角力的熱愛,他告訴自己:「這是我選的路,就算再難,也要撐下去!」經歷生命低谷,讓他更加珍惜比賽機會,在113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中,他獲得希羅式高男組第十級130kg項目第一名,也在總統盃全國角力錦標賽中奪得第一名。
宇僑的目標是114年度全中運冠軍,希望能夠連霸為隊上爭光。這條路從未輕鬆,但每一次跌倒,都讓宇僑變得更強。未來,他希望回到阿里山鄉推廣角力運動,在偏鄉學校帶領訓練,讓孩子們有機會發掘自己的潛力,鼓勵孩子們勇敢追夢,不因環境受限。
四、<la'i na Tayan:泰雅孩子,逆境中放光芒,勇敢成就>曾祈恩(新竹市立富禮國中)
曾祈恩同學出生在臺中豐原,成長於母親獨力扶養的家庭。小時候每天早上會和阿姨待在家,下午則去保母家等待媽媽下班。媽媽下班後,會一起去廟東夜市吃晚餐,能和媽媽一起吃一盤炒飯,是她一天中最期待的時光。祈恩知道媽媽工作非常辛苦,當她看到媽媽因工作而受傷,只簡單用膠帶包紮時,深刻感受到媽媽的辛勞。當時,她便立下決心,將來要好好照顧媽媽,彌補媽媽的付出。
祈恩進入小學後,轉學到山區後努力融入新環境,並加入足球隊。因車禍受傷無法繼續踢足球,但她轉向射箭訓練,初試射箭便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然而,面對全國賽時,她總是緊張造成多次失誤,無法發揮最佳水準,透過不斷練習,逐漸在賽場上找回自信,幫助團隊取得佳績。此外,她也參加全國語文競賽泰雅語朗讀,每天努力練習,也在老師的鼓勵下讓她逐漸建立自信,最終獲得全國特優,也取得族語中級認證、學習泰雅族傳統古調與樂器。這些經歷都讓她明白堅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未來,祈恩夢想成為一名族語老師,一位推動部落文化復興的倡導者。她希望未來能為泰雅文化的傳承付出努力,並為大家創造更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以堅定的態度繼續前行。【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