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府26日表示,總統賴清德上午9時30召開「守護民主臺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於11時30分舉行記者會,親上火線宣布,將提出規模新台幣1.25兆的國防特別預算案。
總統賴清德25日以「臺灣總統:我將提高國防支出以捍衛我們的民主」為題投書「華盛頓郵報」,強調我政府會持續提升國防投資,包括近期將提出一項史無前例的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特別預算案,以強調捍衛臺灣民主的承諾,並將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強化印太區域的共同嚇阻架構。
總統在投書中指出,四十多年來,在1979年《台灣關係法》及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六項保證」所建立的堅實基礎上,指引臺美持續共同維護臺海的和平與穩定。雙方共同認知,守護印太區域的自由與繁榮,依靠的是明確的立場與強大的實力。
總統表示,因應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臺灣」為目標,加速侵略臺灣的軍事整備,持續升高在臺灣周邊的演習及灰帶侵擾,企圖「以武逼統」、「以武逼降」,併吞臺灣。為因應前所未有的嚴峻情勢,國安團隊已經規劃兩大行動方案,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全力守護「民主臺灣」。
總統表示,第一項行動方案是「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並透過五大方向捍衛主權。「民主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國人及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為中華民國、臺灣或中華民國臺灣,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是由2300萬人民決定。
總統也向國人說明第二項行動方案為「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他強調,臺灣作為防衛第一島鏈最重要、關鍵的環節,我們必須展現決心,承擔更大的自我防衛責任,以「自主防衛」及「聯合嚇阻」加速強化國防戰力,應對威脅;我們將以「拒止」、「韌性」、「智慧化」三大策略,達成以下三個階段性目標:
第一個目標為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第二個目標是,2033年進一步建成高度強韌、全面嚇阻的防衛戰力;最終的目標是建構可以永久捍衛「民主臺灣」的國防戰力。
總統也宣布,國防部已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的規劃,預計未來8年,即2026至2033年共投入1.25兆經費,打造「臺灣之盾」,建構先進防衛作戰體系。這項計畫不但會向美方採購新型武器的重大軍購案,也將著重於提升非對稱戰力。
最後,總統表示,國安團隊及行政部門將展開行動,為臺灣打造足以保衛自己的國防戰力、經濟實力及民主防衛機制,他也呼籲朝野及全體國人團結一致,鞏固國家主權。【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