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柯克槍手身分起底 沉默學霸變政治狂熱者

美國最知名的保守派活動人士、總統特朗普的可信盟友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週三在猶他州一所大學的公開活動中遇害,享年31歲。

來自猶他州的22歲槍手羅賓森(Tyler Robinson),被控以刻有特定網路迷因的子彈犯案,凶嫌曾經是成績前1%的學霸,沉默寡言,卻突然變成政治狂熱份子,警方也公布了他犯案過程的監視錄影畫面。

刺殺事件發生地點在中西部一座體育館外,當時柯克正在參加造勢集會,約有上千名支持者聚集。根據目擊者說法,槍手混入人群,隨後從外圍突然拔槍,連開數發子彈。現場一度陷入恐慌尖叫,人群四散。

警方調查顯示,涉嫌開槍行刺的男子身分已經確認,他是一名曾就讀名校的高材生,外號「沉默學霸」,卻在近年逐漸走向極端政治化,最終演變成暴力行動。

據執法單位透露,嫌犯年約二十多歲,自小成績優異,個性內向寡言。高中時期,他曾是數學競賽與科學展覽的常勝軍,獲師長一致稱讚。但大學畢業後,他逐漸遠離同儕,開始沉迷網路論壇與政治辯論,性格日漸偏激。熟識者回憶,嫌犯在校園裡幾乎沒有社交活動,「他總是一個人,話不多,但對功課非常專注。」然而進入社會後,他接觸大量激烈的政治言論,開始在社群平台發表激進看法,逐步展現狂熱信念。

警方指出,初步線索顯示,嫌犯近一年內多次前往政治集會,甚至購買相關書籍與紀念品。雖然他的家人一度勸阻,但未能阻止其思想極端化。目前,偵辦單位已全面搜索嫌犯住處,查扣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初步發現他長期瀏覽涉及極端政治主張的網站,並留下多篇情緒激昂的文章。專家分析,這起案件凸顯「孤立與極端化」的隱憂。心理學者指出,當一名性格內向、缺乏社交支持的年輕人,長期浸泡在單一意識形態環境中,極有可能被推向偏激甚至暴力的道路,柯克之死更象徵美國政治暴力激增的分水嶺。【記者 林宜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