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談養生】人生三寶-修練自我的健康防護罩

目前極端氣候影響,外在環境不好,天災人禍不斷,現代人所承受的壓力日益增加,衍生不少文明病。如何提升免疫力,確保身體健康是重要課題。特別訪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前中醫科主任江裕陽,出身五代中醫世家,他卻學習西方醫學,台北醫學院藥學系、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通過高考進入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服務。因為外賓來台常要求參訪中醫診所等,觸動他反思古傳智慧,鑽研中醫領域,民國73年考取中醫師資格,行醫至今超過四十年。

江裕陽指出:古傳養生哲學指出人有三寶:精、氣、神,相互滋生、相互助長。值得現代人好好挖寶!

人生三寶-修練自我的健康防護罩

「氣」是一種能量,「精」是濃縮的氣,「神」則是氣呈現在外的整體表現。精、氣、神三寶是氣的不同表現型態,常聽一般人說「很神氣」、「精神好」,均表示氣很飽滿,身心健康的意思。

人的氣在人體形成的防護罩,可抵禦外在的邪氣,這是人的天然免疫力,能將病毒阻隔於黏膜細胞屏障之外;讓病毒像荷葉上的水滴,無法沾黏上身體的細胞進行複製,這樣細胞就不會被病毒感染。若天然免疫力不足,病毒突破黏膜屏障防線進入細胞內,身體即啟動後天免疫系統,與病毒對抗,在體內開闢大、小戰場。體內僅發生小戰場的患者,通常為無症狀感染者;病情嚴重的患者,體內必然戰況激烈,細胞死傷慘重。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正氣充足即是無形的辟邪護身符,補養正氣就可以提升免疫力。江裕陽氣色紅潤神采奕奕,不僅深入學理研究,也親身實踐。多年前,他進入太極門練氣養生,養成每天練功打坐的習慣。

江醫師專精針灸,談到針灸的妙用。「不通則痛」是中醫的病理,氣血循環不良,人就容易生病。例如:頭暈、頭痛、胃腸不舒服,中醫僅運用針灸調氣,不需要用藥物,便可緩解病痛。練氣功直接疏通身體經脈系統,保健效果較針灸更為全面。

練氣養生,修心是上層功夫

自律神經失調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人體的自律神經不受意識支配,其功能卻會受到情緒的影響。身體大部分的疾病與情緒失調有關。人們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緒,怒氣傷肝,狂喜傷心,憂思傷脾,悲傷肺,驚恐傷腎。

情緒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太過與不及都不好,甚至高興過度也會令人生病,《儒林外史》范進中舉的故事就是一例。范進是明代一心求取功名的貧寒老童生,但考場連連失意,從20歲開始應考,直到54歲才勉強考中秀才,想要再往前邁進舉人之路,親人卻不諒解。他要去鄉試缺少旅費,岳父不但不願意伸出援手,還對他蔑視、羞辱,最後范進偷偷去應考,竟然考中了舉人。在他看見榜單的剎那,大喊了聲:「太好啦!」隨即暈倒,醒來後喜極而瘋。

人心存在著五毒「貪、嗔、癡、慢、疑」,平日汲汲營營追逐功權名利,影響人的健康而渾然不覺。人性有善,亦有惡,像太極圖的陰陽兩儀,白中有黑點,黑中有白點,太極陰陽同時存在,代表著人性不夠圓滿,都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但人心氣能量要充足,才有足夠的動能修改缺點,讓自己越來越好。

心為君主之官  好心養好氣

中醫稱「心」為「君主之官」,心是核心,氣是媒介,心統領全身「氣」的運行,心平氣和,心浮氣躁,心與氣的作用,影響著我們的體質與磁場;好心養好氣,好氣帶好運,好的心念,可產生好氣場。人有好心情,身體就自動會產生對自身有益的荷爾蒙。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醫生,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練氣功是傳統的優質體育運動,太極門氣功著重身心靈平衡,強調呼吸、動作、意念一致,運用腹式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及血中含氧量。尤其,強調用意念引導氣的流動,可以強化專注力,讓自己更能覺察到起心動念。習慣成自然,當平日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懂得調整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圓滿地處理事情。人緣好,運氣自然會好。

健康是權利,保健是個人的責任。

人活著就是靠一口氣,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例如:冬病夏治,意即夏天的保養就是在為冬天預作準備,引申到個人的保健養生,不分年齡層,從小孩到年長的老人家,修練氣功適合各種年齡層。

青年要防老,壯年要抗老,老年要養老,養生保健是一輩子的事。所謂「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練氣是最直接有效的保健之道。練氣功的主要目的在預防保健,是先進的預防醫學觀念。不要等到生病時,才發現健康的重要。透過平日練功,修心養性,通暢氣血,無形中讓病痛遠離。【記者賴恩如/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