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阿拉斯加川普與普亭峰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亭向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結束俄烏戰爭的條件。主要內容包括要求烏克蘭放棄東部控制區域,換取俄軍凍結其他戰線。
根據《金融時報》、《衛報》、《路透社》等消息報導,普亭提出:烏克蘭必須完全撤出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作為停火和和平談判的前提。作為交換,俄方願意凍結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和扎波羅熱的前線,並停止進一步擴張。
會談後,川普迅速放棄一向主張的「立即停火」(ceasefire),轉而提出「和平協議」(Peace Agreement)為首選方案。他認為,這樣能真正結束戰事,而非像停火協議常常「談崩又復燃」。川普甚至透露,他已告訴澤倫斯基:普亭要求烏國放棄頓巴斯(Donbas)地區才肯談和平,而美方則可能提供安全保障作為交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此強烈回應,明確表示絕不讓步、堅守領土完整,任何談判必須先實現停火,且領土問題只能由烏克蘭參與協商。
而歐洲盟友則紛紛表態支持澤倫斯基立場,強調烏克蘭的邊界不得以武力改變,並呼籲必須確保安全保障、法律約束的停火與談判架構。除了領土交換,稍早亦有報導指出,普亭還提出一系列更廣泛的條件:西方必須「書面承諾」停止北約東擴、解除部分對俄制裁、承認俄語和俄文化地位、保護烏克蘭境內俄語族群權益等。另有消息進一步指出,普亭的目標是全面控制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與赫爾松這四個烏克蘭東部地區,然後才展開和平協議。
美俄峰會最終並未達成任何實質協議,普亭全身而退,未作出重大讓步,而川普的政策轉向也引發歐洲與烏克蘭高度關切。川普此舉被批可能為俄羅斯取得重大政治勝利、削弱烏克蘭立場。《金融時報》(FT)更形容烏克蘭感受到「背刺」,批評川普支持的方案等於出賣多年抵抗成果。
外界認為澤倫斯基不會同意交出頓涅茨克州,但他對與川普討論領土議題抱持開放態度。澤倫斯基預計18日在華府會見川普。白宮並未回應《金融時報》有關「雙普會」談話內容的置評請求。
隨著俄烏談判陷入僵局,多家媒體與智庫分析指出,未來可能出現兩種局面:
「分治+保障」(Partition with Protection)—烏克蘭無法收復所有領土,和平協議凍結現有前線,西方提供安全保障以維持剩餘主權。
「分治+附庸」(Partition with Subordination)—在軍事與內政疲態下,烏克蘭可能被迫成為俄羅斯影響下的依附國,喪失自主性。【記者 林宜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