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大學27日公布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3.7點,創逾1年低點,6項分項指標全下降。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說明,6月有中東戰事干擾,關稅不確定性與新台幣升值雙重壓力夾擊,已衝擊廠商信心,使下半年景氣展望趨於保守。
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下滑至63.7點,月減1.23點,是2024年5月以來、逾1年最低水準。
CCI的6項分項指標,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投資股票時機、購買耐久性財,全數呈現下降。從絕對水準來看,6項指標均低於100,呈現「偏向悲觀」。
CCI的6項分項指標中,又以「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跌最深,6月為23.96點,下跌2.86點,創近2年半最低紀錄。其他例如,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等分項指標,均創下逾1年低點。
吳大任指出,上半年受惠於AI商機及關稅前拉貨效應,出口亮眼,集中少數產業,台灣仍有許多傳產、中小企業,毛利率偏低,由於新台幣在短時間大幅升值,侵蝕獲利,廠商都不敢接單,因為「新台幣繼續升值,賣愈多、賠愈多」。
吳大任擔憂,隨著對等關稅90天豁免期於7月屆滿,美國總統川普可能調高稅率,加上新台幣升值的雙重壓力,雪上加霜,廠商不只不敢接單,甚至恐被迫出走,「新台幣升值對廠商影響確實很大,不只出口,還會接著影響民間投資」。
吳大任指出,這波新台幣升值並非獨強,而亞幣普遍走升,台灣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約6至7成,占比遠高於韓國的4至5成,以及中國的1成多,也就是說,就算亞幣同步走升,匯率升值對經濟的影響,台灣會比亞鄰國家還要大。
吳大任表示,在關稅與新台幣升值的衝擊下,對於台灣下半年景氣展望保守,且擔憂不景氣的狀況,會從出口慢慢擴及勞動市場。
此外,6月CCI當中,房市相關指標也值得注意,儘管「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96.88點,下降最少,僅下滑0.75點,但創近5年最低水準;中央大學與台灣房屋合編的「購買房地產時機」,也降至94.62點,同創近5年最低。
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是由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輔仁大學AI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健康力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房屋集團調查協辦,調查期間為2025年6月18日至21日,以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採電腦隨機抽樣,共訪問3097名台灣地區20歲以上的民眾,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0個百分點。【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