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數位人權大會在台灣 政府研擬第二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

世界最大的全球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今(24)日在台北世貿中心開幕。我國在人工智慧等數位科技研發及應用之關鍵地位,及在民主、法治及人權之卓著發展,今年第13屆全球數位人權大會首次在東亞辦理並選擇臺灣作為第一個舉行國,邀集世界商界領袖、政府代表、技術專家及科技人權等領域的專家及工作者等人來臺。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出席致詞表示,此次在臺灣辦理實體會議,是對我國在數位民主與人權發展成果的最大肯定。政府自2022年提出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NAP)以來,積極推動數位人權的保障與發展,鑒於數位科技對社會與國家的深遠影響,政府特別將「數位人權議題」列為重要項目,從完善隱私保護、防制數位科技引發的各種歧視、遏阻網路性別暴力、提升媒體素養、消弭數位落差等多方面,設定明確目標與時程並提出具體行動方案。

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藉由此數位人權國際交流之年度盛會,與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籌備處、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合作辦理「臺灣第二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數位人權議題國際諮詢座談會」,討論「如何透過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強化數位人權保障」及「個人資料保護專業人才之培訓」兩大議題,希望瞭解其他國家推動數位人權之策略或具體作法,同時借鏡國外個人資料保護專業人才培訓經驗,作為我國擬定第二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及個資人才培訓之參考。

數發部黃彥男部長則表示,臺灣作為數位民主的前鋒,積極將數位技術應用於社會信任、通訊普及與數位平權、強化與公民科技團體及社群合作,並促進人工智慧、無人機、5G通訊設備和資通安全等關乎國家安全和民主自由的產業發展。

與會的國際專家除建議臺灣政府在數位人權及個資保護議題的推動上,應在法規中定義明確的構成要件、具體可行之作法、申訴及救濟程序等,以利於各種數位科技的設計階段融入隱私保護及人權保障之觀點,法規的內容應符合相關國際人權規範及指引,並能通過合法性、必要性及比例原則之檢驗,採取最小侵害手段,以平衡兼顧數位發展及人權保障之需求。

蕭美琴副總統和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將擔任開幕儀式致詞嘉賓,我國各部會也將透過20場以上的正式議程、閉門會議及場邊座談,展開與聯合國、歐盟等政府或國際組織官員,及微軟、谷歌等企業高層的合作討論。數發部也將在正式公開議程中,向全球分享我國數位自主權等基礎建設規劃。【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