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三年前在小琉球西方捕獲一條奇特鮪魚,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該鮪魚的外觀融合了黑鮪魚、黃鰭鮪魚和大目鮪魚特徵,因此被稱為「三不像鮪魚」。其重量和眼睛與黑鮪相似,但身形和胸鰭與黃鰭鮪魚相同,腹鰭則與大目鮪魚一樣。在國立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黃銘志副教授的努力下,「三不像鮪魚」的身分之謎終於在今(2024)年7月2日揭曉,研究成果刊登於亞洲漁業科學(Asian Fisheries Science)國際期刊網路版。
黃銘志在2020年12月接獲消息時,三不像鮪魚已被支解並販售,大部分可供鑑定的生物特徵已不復存在,僅剩店家用來燉高湯的脊椎骨部分。黃副教授利用脊椎骨上附著的少量殘肉,進行DNA抽取,透過微衛星DNA法、母系遺傳DNA和父系遺傳DNA等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三不像鮪魚」並非雜交魚種,而是純種的太平洋黑鮪(Thunnus orientalis)。父親是太平洋黑鮪,母親也是太平洋黑鮪。毫無疑問也是太平洋黑鮪。只是形狀有些異於同類,讓大眾誤以為是雜交魚種。
為了準確鑑定「三不像鮪魚」的父系和母系,黃銘志採用通常鑑定物種用的母系遺傳粒線體DNA分析方法,並輔以細胞核核仁DNA(nDNA)分析法。雖然這過程較為耗時,並且審稿時花費不少時間尋找專家,但最終得出可靠結果。此次研究成果獲得國際SCI期刊認可。【記者 鄭昱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