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的世界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刻都繁榮與進步,然而整體發展卻走向失衡,人口爆炸加諸於地球母親的重擔,加上少數人們只顧滿足當下的需求及慾望,對環境與資源予取予求,卻犧牲了大多數人與未來世代及地球萬物的生存之本。戰爭與衝突迫使千千萬萬難民無家可歸;氣候變遷、環境汙染吞噬了發展的成果;惡性循環導致天災人禍頻傳,受影響最深的,還是地球公民與萬物生靈。」洪道子博士在「世界地球日」致詞稿中,指出當前世界遭遇的困境,也提出寶貴建言,特別精選一場世界地球日線上論壇。
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為「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期望落實綠色經濟及商業的永續經營,以建立健康的社會與環境。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等多個民間團體,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舉辦一系列相關活動。特別報導「用愛與良心改變世界」線上活動,匯聚各方面專家的良心建言。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提到:「必須加快步伐!」他提到,政府都必須帶頭行動,但公司、機構和民間社會也具有重要作用。他大聲疾呼要求領導人與自然和平相處。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主席瑞內‧瓦德羅博士強調對地球的活力、多樣性和美麗進行必要的保護。他說:「人們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愈來愈多人強調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對世界地球日的強大鼓勵。」
太極門掌門人、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暨世界之愛和平總會會長洪道子博士致詞中表示,雖然「世界地球日」已經邁入53週年,然而地球與人類面臨的環境汙染和地球生態危機卻日趨嚴重,環境品質急劇下降,新的環境議題層出不窮,顯示出「覺知」和「行動」之間,仍有一段落差。他強調,「地球的未來掌握在全體世界公民手中,我們更應加快速度、彌補過去對地球環境所造成的傷害,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採取更積極的全面行動,齊心協力,依循良心的指引,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局勢中找到平衡的智慧,給大自然休養生息的機會,也等於為人類的未來再造生機,幫助地球萬物共生共榮。」
洪博士指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正處在一個人人相互關聯、相互依賴的世界,2023年後疫情時代,人類欲建立全球新秩序,正是全面改變的好時機,現在就是未來!」並特別提到良心的重要,「我們的世界需要轉型,需要在各個層面採取行動,為利益眾生的變革提供真正的力量。世人團結一心,可以創造出不容忽視的影響力。正如我們從2014年推動至今的『良心時代運動』,從社會的各個層面普及良心教育;從個人的生活日行良心善事,以行動實現願力;秉持良心、平衡自然資源以及生態系統,大自然和人類才能共存與繁榮,真正永續發展。」強調:「永續發展的關鍵,是人類良心和行動的結合。」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臺灣的碳足跡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而技術問題其實是氣候變遷最小的問題,臺灣90%是政治問題,當臺灣的每一個人普遍意識都知道什麼是地球良知,選出來的人自然會照著這個良知來做事情。李鴻源認為,普遍意識(universal conscious)地球的良知、宇宙的良知,都是每一個人必須要被喚醒的。
環保署環管處副處長兼氣候變遷辦公室副主任黃偉鳴曾呼籲「低碳路徑需要大家共同來參與,利用行為改變來創造、為後代子孫保留更好的環境。」他指出,環保署推動淨零綠生活,須要從食衣住行育樂的方向來推動,消費端的改變也需要大家一起來配合。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以謙卑的心,用愛和良心改變世界,是很重要的理想,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關懷、真心的對待,結合社會上更多向善的力量,讓臺灣與全世界成為好品德的學習典範。
古亭國中校長林泰安透過環境教育、美感教育、人權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等四個面向來推動良心教育;螢橋國小劉慧梅校長善用生態教學課程,培育學生熱愛土地、熱愛台灣寶島,學習服務社區,推動陪伴社區長者與互動來實踐孝道教學;新北市永吉國小校長鍾信昌堅持校園沒有不公不義、沒有霸凌事件,落實法治教育;時任桃園市教育局長林明裕非常重視品格教育,很認同愛與良心的理念,連署「國際良心日宣言」及「良心時代運動宣言」,並發文所屬高中、國中、國小響應聯合國「國際良心日」活動。
誠如洪道子博士所言:「世人團結一心,可以創造出不容忽視的影響力。」自4月1日起在良心時代網站進行良心美事徵文、徵圖及攝影等活動,活動持續到9月30日,希望全民共同關心了解地球環境的永續、戰爭威脅、科技經濟、法稅金融、基礎品德教育等各領域的現實環境及危急局勢。【記者賴恩如/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