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出COVID-19陽性個案 指揮中心公布3大應變準則

指揮中心今(17)日表示,為防止COVID-19社區疫情大流行,建立COVID-19確診個案與接觸者自主應變機制,請COVID-19檢驗陽性個案與密切接觸者配合自主應變措施,並協助衛生單位評估與匡列密切接觸者,並及時追蹤。另外,為強化監測,起調整居家檢疫/隔離天數縮短為10天者,自主健康管理的快篩檢測日期縮短為第2天、第4天各做1次。

指揮中心表示,一旦檢驗為COVID-19陽性的個案,等待衛生單位聯繫前,進行下列事項:

1. 回想並列出發病日(最早出現症狀日,如無症狀,則為最早檢驗陽性日)。記錄發病日的前4天到被隔離前這段期間,曾在任一方未佩戴口罩情時,接觸的人、時間及地點。

2. 回想共同居住、用餐、聚會或參加活動、工作、曾到的醫療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及可能接觸達15分鐘的人。

3. 主動聯繫及提供衛生單位聯絡資訊。

若被通知為個案之密切接觸者,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期間,請戴口罩,注意手部衛生並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及用餐。請自我觀察是否出現COVID-19相關症狀。如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腹瀉、倦怠、嗅味覺異常或呼吸喘等疑似症狀,可用家用快篩檢測並聯繫各地方衛生局或打1922、1999。

另外,因Omicron變異株潛伏期變短,為強化監測作為,3月7日起入境者(航班表定抵臺時間)及研判為確定病例的密切接觸者,調整為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的第2天、第4天各執行1次,其檢測結果以雙向簡訊發送。

指揮中心提醒,為落實有感染風險對象的追蹤,民眾於執行隔離/檢疫措施期滿後之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請按時執行家用快篩檢測,並配合雙向簡訊回報檢測結果。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34例男性、5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菲律賓(19例)、越南(13例)、法國、印尼及泰國(各4例)、美國、荷蘭、香港、瑞士及英國(各2例)、伊朗、緬甸、馬來西亞、韓國、波蘭、新加坡、巴西及巴基斯坦(各1例)移入,另29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2月16日至3月16日。【記者 王釋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