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地反對派領袖4日在首都太子港發動大規模遊行,他們批評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讓海地陷入嚴重的經濟與政治危機,要求摩依士下台。
戴著鋼盔、手持盾牌的警察以卡車、水柱和催淚瓦斯,阻止群眾向聯合國維和及司法部隊總部逼近,部份示威者在街上焚燒輪胎、丟擲石塊、瓶罐以及汽油彈。抗議群眾與警方間雖仍有零星衝突,但相較於近期其他幾場集會,4日的遊行整體而言平靜許多,反對派似乎聽從聯合國與加拿大建議,舉行和平示威。
海地經濟慘澹、暴力犯罪率飆升,百姓不堪困苦生活,自2月爆發反政府示威至今,成千上萬名示威者每週都走上街頭,反對派與許多不滿的民眾要求摩依士下台,批評他無法處理嚴重的糧食和燃料短缺、貨幣貶值、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以及貪污問題。
摩依士始終不願辭職,也幾乎避不露面,反對派領袖米歇爾(Andre Michel)告訴路透社,反對派議員已籌組「過渡性政府」,欲代替摩依士政權,這場示威目的在向摩依士傳遞「非常強烈的訊號」,告訴他必須下台。
根據海地人權組織「國家捍衛人權網」(RNDDH)3日公布的人權報告,近期海地境內爆發的反政府示威與警民衝突,已導致17人喪命、187人受傷,其中3名是採訪記者。人權組織指控警方暴力鎮壓,政府甚至雇用蒙面的「假警察」來「平息示威」。
RNDDH指出,總統摩依士應負最大的責任,「總統本人煽動了海地人民的憤怒,人民因此才會守在街頭,不願退去。總統是時候審慎分析國家每日惡化的局勢,並做出真正愛國的決定、防範國家系統侵害人權,尤其是生命權與人身安全權等。」
摩依士2017年就職總統,才過2年,海地原先就積弱不振的經濟狀況急速惡化,一年人均所得剩下350美元(約台幣10843元),通貨膨脹率飆升至19%。近日全球油價上漲,也連帶影響海地的糧食價格,人民愈發絕望,暴力犯罪率與幫派衝突激增。海地高等審計法院5月報告稱,摩依士疑似侵吞委內瑞拉的援助資金,把用來修建道路的款項中飽私囊,更激起民怨一發不可收拾,
摩依士去年5月29日訪台,我政府同意貸款新台幣45億元,協助海地建設電力系統。今年7月蔡英文總統進行「自由民主永續之旅」,首站就是海地。【記者 黃健雅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