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3

美中貿易開打以來,美國電子業已增加100億美元成本,9月1日開始情勢將更嚴峻,川普政府將對中國輸美價值1,100億美元的產品加徵15%新關稅,許多廠商提出警告,可能被迫將增加的成本將轉嫁至消費者身上。
據消費者科技協會(CTA)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美中貿易開打電子業成本就增加100億美元。前幾波加徵關稅雖有影響電子業,但主要受波及在零組件,9月開始關稅將會衝擊更多成品,多項科技產品恐漲價。
9月1日的第4輪15%懲罰性關稅,受波及的消費產品共價值520億美元,包含衣服、鞋子,以及電視機、桌上型電腦、智慧手錶、健身追蹤品、數位相機、鋰電池等。
CTA 代表企業有蘋果、沃爾瑪、百思買等,是2 千多家業者的貿易集團。據CTA發言人表示,美國消費者不會立即感受漲價,但11月黑色星期五及耶誕節的採購旺季很快就能感受到價格的漲幅。
目前多數美國電子業均在中國進行最終組裝,相當容易被課徵額外關稅。然而,第4輪制裁關稅受影響最顯著的企業之一就屬蘋果。9月後,目前蘋果 50 種硬體產品中,除智慧型手機及筆記本電腦等以外,約有 33 種面臨被加徵15%的額外關稅。該關稅將無可避免地對蘋果業績造成沉重負擔。
此外, 川普政府預定12月15日的第二波關稅也將再影響1,600億美元進口產品,蘋果屆時幾乎所有產品都無法倖免,影響商品擴大到 46 種。據CTA數據顯示,新關稅影響規模約1,150億美元的消費電子產品,筆電、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以及遊戲主機都將在內。屆時消費電子業將有更大衝擊。
分析師認為,蘋果無法將增稅成本轉嫁至零售價格上,極有可能會自行消化,但這也意味蘋果成本將增加五億美元。預測2020年後關稅會成為拉低最終利潤的因素。【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