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刷無解 日本「7pay」行動支付9月底終止服務

日本行動支付系統「7pay」7月1日上線,不料隔天就發生系統遭駭。「7pay」雖緊急關閉系統並承諾補償受害者,不過此案曝露系統安全性薄弱的問題,該公司8月1日宣布,將於9月30日終止「7pay」服務。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7-Eleven推出「7pay」電子支付服務,甫上路就發生大規模盜刷事件,約有900名用戶受害,損失達5,500萬日圓(約新台幣1,578萬),引發民眾對於行動支付資安的疑慮,也驚動日本政府,要求未來電子支付服務商須提交保證書,以確認服務商都遵守防止盜用相關規定,杜絕此類事件再發生。

「7pay」由7&i控股公司、7金融服務以及7銀行共同出資設立,標榜操作簡單,不用帳號密碼,用戶只要透過7-11的App會員註冊,透過綁定信用卡、消費金融卡或現金儲值,就可透過掃描QR碼或二維條碼在日本超過2萬間的7-11超商消費,上線後約有150萬名會員註冊。

7月1日「7pay」正式上線,不料7月2日就有用戶反映出現未授權交易。7月3日警方調查後發現「7pay」系統遭駭,7月4日逮捕兩名中國籍嫌犯,公司並暫停新用戶註冊以及儲值服務。其中一名22歲的嫌犯張升表示受到其他人指使犯案,利用組織提供的「7pay」用戶帳號密碼大量購買電子菸菸彈牟利。全案正朝跨國網路犯罪集團的方向偵辦,而7&i控股副社長後藤克弘也向外界指出是海外駭客的攻擊,並且否認公司內部流出資料的可能。

資安風暴後一個月,1日「7pay」官方召開謝罪記者會表示,因事件而受影響的人數 808人、涉及3,871萬餘日圓,由於堵住漏洞費時費力,並且消費者對該服務的信任難以恢復,將於9月30日終止「7pay」服務,10月1日起「7pay」會為帳戶內尚有餘額的用戶進行退款。

此外,「7pay」的代表在記者會上解釋相關漏洞的起因有三,一為系統認證的等級不足,未加入二步驟驗證功能、二為開發過程的缺失、三為管理上的缺失。該公司代表還透露將成立安全檢討小組,全面檢視安全相關問題,同時強調事件對於業務影響輕微。【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