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全球飢餓人數超過8.2億

聯合國15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連續下降近十年之後,過去三年間,全球遭受飢餓的人口數量出現緩慢回升,目前共有8.2億人無法獲得充足的食物,占到全球人口總數的近九分之一

今天公布的2019年度《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8年,非洲的飢餓水準上升了近20%,營養不良狀況十分嚴重。儘管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飢餓人口比例仍然維持在7%以下,但這一數位正在緩慢爬升。南亞地區的消除飢餓工作在過去五年間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有近15%的人口處於糧食不安全狀態,營養不良的人口數量居全球之首。

報告發現,在許多經濟增長出現放緩的國家,飢餓水準正在上升,中等收入國家,以及大量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國家尤其如此。全球經濟復甦進展不一“正在影響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的努力”。此外,這些國家的收入不平等現象也在加劇,使得貧困、脆弱和邊緣化的群體更加難以應對因經濟狀況不佳而導致的糧食不安全。

糧食不安全:不只是飢餓

今年的報告首次引入“中度或重度糧食不安全”這一全新的監測指標,對於飢餓和糧食不安全狀況做出更加廣泛的評估。

報告表示,中度糧食不安全的群體不能確保定期獲得充足和營養的食物,不確定未來能否繼續獲取食物,不得不通過降低所攝入食品的品質或是減少攝取的數量來勉強度日,“即便不一定處於飢餓狀態,也面臨著營養不良和健康不佳的嚴重風險”。

報告估計,全球共有超過20億人處於這一狀態,其中絕大多數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但在北美和歐洲的高收入國家也占到人口總數的8%,且女性的比例略高於男性。

出生體重過低仍是巨大挑戰

報告顯示,自2012年至今,全球減少新生兒出生體重過低現象的努力沒有取得進展。雖然過去六年間,發育遲緩的五歲以下兒童數量減少了10%,但這一速度仍不足以實現到2030年使全球發育遲緩的兒童數量下降一半的目標。

與此同時,各國的超重和肥胖人口比例持續上升,尤其是在學齡兒童和成人群體當中。【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