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企業脫韓 海外投資創38年最高

受中美貿易戰、全球關稅貿易保護主義高漲、急劇上漲的最低工資等影響,韓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脱韓」快速增加,今年1~3月的海外直接投資金額創下過去38年來最高紀錄;其中,將生產基地轉移到美國的大企業正在增加。

根據韓國企劃財政部日前公布的1~3月的直接投資動向,今年1~3月的海外直接投資額爲141億10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97億4000萬美元)增加了44.9%。這是自1981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值。企劃財政部指出,這是企業以在海外市場擴大銷售規模為目標,在美國等增加大規模M&A(合併・收購)以及生產據點的投資。

一方面隨着企業的海外投資迅速增加,國內的投資正在持續減少。據韓國銀行透露,1~3月國內設備投資比去年同期減少17.4%,這是繼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2009年1~3月(減少19.0%)以來最大幅度減少。隨着最低工資上漲和工作時間每週52小時的限制等僱用費用增加以外,對企業的限制沒有放寬,因此出現了不利於在韓國繼續投資的傾向。

外國企業對韓國的投資也在減少。以申報爲準,1~3月只有31億70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7%。

特別是製造業脫離韓國的現象有可能會導致就業機會的減少。製造業就業機會自2018年以來連續14個月呈現減少趨勢。淑明女子大學教授申世敦表示,對企業來說,向海外轉移工廠等於是與韓國「離婚」的決斷,製造業的基礎崩潰,是韓國經濟崩潰的跡象,主張要儘快修改反企業政策。【記者 許婷婷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