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衝突地區1/5的人出現精神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和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今天公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在受衝突影響地區,有22%的人患有抑鬱、焦慮、創傷後應激障礙、雙相情感障礙或精神分裂症。《柳葉刀》雜誌發表的129項研究顯示,大約9%受衝突影響的人群出現中度至重度精神健康狀況。

報告指出,普通人群中,14人中大約有1人出現精神狀況,而在受衝突影響的人群中,這一比例遠遠高於這一數字。在衝突環境中,抑鬱和焦慮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而抑鬱症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見。

研究表明,此前的研究低估了受衝突影響地區面臨的精神健康狀況負擔,嚴重的精神健康狀況發生率較高,在任何時候發生的比例為5%;相比之下,2005年的估計指出在12個月內的發生率為3%至4%。輕度至中度的精神健康狀況的發生率為17%,而之前的估計顯示,12個月內的發生率為15%至20%。

總體而言,輕度精神健康狀況的平均患病率最高,為13%,中度患病率為4%,嚴重狀況患病率為5%。

研究的主要作者、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和美國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的費奧娜·查爾森(Fiona Charlson)表示,這份針對衝突地區精神健康狀況普遍性的研究提供了目前最準確估計。

目前,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奈及利亞、索馬利亞、南蘇丹、敘利亞和葉門在內的一些國家面臨衝突引發的重大的人道主義危機。2016年,全球武裝衝突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準,37個國家有53起持續不斷的衝突,世界上12%的人口生活在衝突活躍的地區。全世界有近6900萬人因暴力和衝突而被迫流離失所,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高水準。

此前的研究顯示,精神病在受衝突影響的人群中更為常見。然而,該研究對於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的最新估值是基於全球平均值,而不是具體某個衝突環境,所以實際的數值可能更高。【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