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憲、黃世傑動力藝術裝置 紐約布朗克斯美術館登場

紐約布朗克斯美術館於3月27日至9月1日辦理春季大展《無用之用》(Useless: Machines for Thinking, Dreaming, and Seeing),《無用之用》展覽陣容堅強,加上作品風格奇幻,聚焦於複雜的動力藝術裝置,藉此詮釋藝術妙用,是今年最具號召力的展覽。文化部駐紐約辦事處臺北文化中心與該館合作,推介臺灣藝術家徐瑞憲及黃世傑作品參展。

臺灣藝術家徐瑞憲及黃世傑是此次受邀參展的唯二亞洲代表。徐瑞憲的創作多以動力學為基底,透過馬達、齒輪連結運轉機械零件,呈現獨特低調且精準的機械美學,此次展出作品《夢想盒》以臺灣的野狼125機車為主角,藝術家逐一拆解機車零組件,再重新組裝在四面木牆構成的立體方盒上,表達藝術家的環島夢想和回憶,也是向勇於挑戰未知者的致意。

黃世傑作品風格則融合藝術、流行文化和科技。他在日常生活或旅途中收集不起眼的物件加以改造組合,變成造型奇特、結構複雜的動力裝置。此次展出的《天使的藍眼》由長條狀塑膠袋、電腦散熱風扇及聖誕燈飾組裝而成,風扇所造成的空氣流動引起塑膠袋膨脹、收縮,燈飾時明時滅,宛如規律呼吸、發光之生物。

展覽由古巴策展人吉拉多‧瑪斯奎拉(Gerardo Mosquera)耗時兩年策劃,他認為當今社會追求效率和無止境的進步,凡事以經濟效益和數據為依歸,但傳統哲學向來歌頌「無用」之重要。亞里斯多德便主張,知識的價值在於其本體,而不是為了提供其他實用用途。

「機械」普遍讓人聯想到實用用途,所以藝術家打造毫無實用價值的機械裝置,卻件件富含巧思,是夢想、想像、理念最強而有力的表現,展覽網羅多位國際知名創作者的作品,包括比利時鬼才藝術家Wim Delvoye費心所打造能進食也能排泄的機器、紐約本地知名藝術家Roxy Pain的作畫雕塑機器。【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