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今天發布報告指出,2017年,拉丁美洲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口達1.84億,占總人口的30.2%,其中6200萬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占人口的10.2%,這是自2008年以來最高的比例。
這份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筆發布的“2018拉丁美洲社會全景”(Social Panorama of Latin America 2018)的報告中預測,2018年,貧困人口為1.82億人,占 29.6%,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然而,極端貧困率仍維持在10.2%,即6300萬人,比2017年增加了100萬人。
委員會執行秘書阿莉西亞•巴爾塞納(Alicia Bárcena)說:“儘管這一地區在過去10年和最近五年之間取得了顯著進步,自2015年以來,經濟出現了退步,尤其是在極端貧困方面。
在2012 - 2017年期間貧困人口減少最多的國家中,智利、薩爾瓦多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的貧困人口減少主要是由於低收入家庭工資收入增加。 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和烏拉圭的主要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獲得的養老金和轉移支付。委員會表示,這凸顯了為貧困人口提供更多資源,將更高的工資水準與提供公共轉移支付和加強社會保護制度相結合的重要性。
報告還指出,自2000年起,該地區的收入不平等出現了顯著減少。在該地區的18個國家,體現收入不平等的基尼係數的平均值從2002年的0.543下降至2017年的0.466。然而,下降速率在近幾年放緩:從2002年至2008年,該指數的年均降幅為1.3%;2008至2014年的平均降幅為0.8%,2014至2017年的平均降幅為0.3%。
報告指出,政府的社會支出是公共支出總額的主要組成部分,2016年為51.4%。 2016年,17個拉丁美洲國家的中央政府社會福利支出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1.2%,與2015年相比略有增長,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準。按人均計算,拉丁美洲國家的平均社會支出在2002年至2016年間幾乎翻了一番,達到894美元。
報告指出,平均而言,拉丁美洲大約40%的就業人口的工資低於每個國家確定的最低工資,而這一比例在女性和15-24歲年輕人中要高得多,分別為48.7%和55.9%,在年輕女性中更是高達60.3%。 委員會表示,必須實施普遍政策,以縮小影響不同人口群體的准入差距,同時也考慮到將影響整個社會的原有的和新增的風險。
2017年,婦女在勞動力市場的參與率繼續低於男性,分別為50.2%和74.4%,而婦女失業率高於男性。51.8%的職業女性受雇于低生產力行業,其中82.2%缺乏養老金制度保障。
報告指出,與婦女在有償工作中的低參與率形成對比的是,她們在家庭中的無償工作中的參與率很高。在拉丁美洲,77%的無償工作由婦女完成。報告呼籲啟動適當的公共政策來解決這一問題,例如促進婦女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培訓和就業,避免工作不安全和加強護理方面的責任分擔;否則,婦女不僅無法在未來的就業中受益,體面就業現有的差距和不足也可能長期存在。【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