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晟(MSCI)指數編纂公司15日公布半年度指數調整結果,中國A股正式納入「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受中國A股入摩影響,各國權重也幾乎全面下調,台股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及「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調降0.21%、0.25%,調整後權重分別11.13%、12.84%,而本次權重調降最高的國家則是南韓,下調有0.35%。
本次MSCI調整,受中國A股入摩,權重占 0.39%的影響,造成各國權重除中國外幾乎全面下調;權重調升最多的國家為中國,增加1.34%;權重調降最高的國家則為南韓,被下調0.35%。
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中國就新增302檔成分股,其中A股新增234檔。而台灣受中國A股入摩影響,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11.34%下降至11.13%,其中權重調降最多的成分股即為台積電,調降0.48%,權重為30.13%。
中國A股預計6月才正式入摩,但4月份滬深港通北向淨流入即明顯增加,來到386億5,000萬元人民幣;4月外資每日透過滬深港通平均買入A股23億人民幣,創下史上新高;5月資金日均流入約有17億元,年增 90%。
分析人士指出,5月1日起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從人民幣130億元擴大4倍為520億元,港股通每日額度也從105億人民幣調整至420億元。此外,法規鬆綁券商及基金的外資持股比例,相當鼓勵外資私募機構由此進入中國市場。 市場預估,A股入摩初期約有200億美元資金流入中國,未來10年也將增加到4,000億美元。台股市場關注資金排擠效應,據法人稱,預估A股入摩可能排擠台股約40億美元(新台幣約1128億)資金。
按照MSCI宣布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6月納入比例為2.5%,9月上調至5%,行業類別以金融、消費為主,多為大型藍籌股,股票市值超過五成大於500億人民幣。據外媒報導指出,過去13個新興市場納入MSCI後的1個月、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股市上漲機率皆逾60%。
然而受中國A股入摩影響,分析師認為,「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中國以外的國家其權重遭調降已是預料之事,無關乎國家基本面表現,資金排擠效應仍屬非戰之罪;最新權重將在5月31日收盤生效,屆時全球被動式資金挪移將對台股產生較明顯衝擊,至於中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