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敘利亞化武歸責草案 雙雙遭到否決

安理會再次就敘利亞發生的化學武器攻擊事件問題舉行會議,並對美國與俄羅斯分別提出的兩份有關建立新的國際獨立調查機制對這些事件進行調查,以確定責任方的決議草案進行了表決。這兩份草案均遭到否決。安理會中壁壘分明的政治對抗,讓全世界的公平正義只能向下沉淪,毫無為民伸張人權的可能。

俄羅斯和美國分別在今年1月和2月提出決議草案,旨在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獨立調查機制,以確定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事件的責任方,但均未獲得通過。上週末敘利亞杜馬地區傳聞再次發生化學武器攻擊,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響,並促使美國和俄羅斯再次調整決議草案,並將其付諸表決。

美國的決議草案得到了12票贊成,但遭到了俄羅斯的否決,同時,玻利維亞也投了反對票,中國棄權。決議沒有獲得通過。俄羅斯此次否決是該國在安理會有關敘利亞問題上第12次使用否決票,也是在有關對敘利亞境內使用化學武器事件進行調查的相關決議草案投票中第六次行使否決權。

俄羅斯的決議草案得到了6票贊成,7票反對,2票棄權。中國投了贊成票。各國代表紛紛在這兩份決議草案付諸表決前後發言。

俄羅斯代表瓦西里·涅邊賈(Vassily Nebenzia)指出,美國的決議草案在還沒有開展調查之前就預判了責任方。美國代表尼基·哈利(Nikki Haley)則指出,俄羅斯的否決再次表明,為保護敘利亞阿薩德政權,該國不惜一切代價。

英國代表凱倫·皮爾斯Karen Pierce)表示,俄羅斯的決議草案要求該國能夠任命調查人員並審查調查結論。這必將使擬議中的國際獨立調查機制失去獨立性。

安理會當晚還就俄羅斯提出的第三個決議草案進行了投票。 該草案涉及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事實調查組的工作。這一草案得到玻利維亞、中國、衣索比亞、哈薩克和俄羅斯的5票贊成,法國、波蘭、英國和美國的4票反對,有6個國家棄權,即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科威特、荷蘭、秘魯和瑞典。【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