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3

落成於1884年的北門,是臺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保留建城原貌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臺北市僅存的清代建築之一,為國定古蹟。然而,因長期欠缺應有的史蹟與地景維護,加上1978年啟用的高架橋緊貼北門通過,影響北門景觀甚鉅。2016年初臺北市政府拆除高架橋,於城門周圍打造廣場式的開放空間,塑造如巴黎凱旋門般的「國門」意象,重現風華後的北門,已成為臺北的歷史地標,吸引許多國內外遊客流連忘返。

從北門捷運站出來,可以看見另一棟迥異於北門,氣派宏偉的現代建築--財政部臺北國稅局。最近幾個月國稅局周邊每天都有一群穿著黃色背心,舉著「錯誤稅單滿天飛 強迫多少繳一點」、「納粹稅官 魚肉良民」、「政府有良心 超徵還全民 台灣有光明」、「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等標語的法稅改革聯盟志工,吸引經過的觀光客好奇駐足詢問。
兩位德國來的旅客表示,德國的稅其實非常的重,貨物有貨物稅,營業有營業稅,但稅局奉公守法很嚴謹,不會巧立名目亂課稅,稅收用途透明合理,人民都知道政府把稅捐用到哪裡去了,所以雖然稅賦很重,但是他們仍欣然接受,也希望臺灣的稅制可以一樣透明、公平、合理,很支持法稅改革聯盟的訴求,並樂於參與稅改五大訴求、十大建言的連署。

來台灣教英文及兒童足球的賽普勒斯年輕帥哥,聽到臺灣查稅有獎金,覺得不可思議,也認為應該改革,並連署支持。法稅改革聯盟期盼臺灣的稅制也能像北門一樣脫胎換骨,掃除所有亂象,讓全民耳目一新,不要再貽笑國際。【記者 陳亦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