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0

國際勞工組織9日發表的一項報告顯示,2017年全世界超過2億人沒有工作可做,比去年增加了340萬人。勞工組織在這項有關就業和經濟的報告中表示,小企業的發展仍處於“停滯不前”狀態。而這一情況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產生的影響最大,因為在這些國家超過一半的就業者為中小企業工作。
國際勞工組織發表的《世界就業與社會展望:2017年趨勢》報告顯示,小企業是世界經濟的主要驅動力,特別是在比較貧窮的國家,在那裡他們對於就業的貢獻平均超過一半。在一些阿拉伯國家,將近70%的就業機會來自中小企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這一數字也超過50%。
國際勞工組織政策事務副總幹事格林菲爾德(Deborah Greenfield)表示,發展中國家的中小企業目前增長緩慢,甚至是“停滯不前”;我們看到的是投資不足,公司並沒有對工人進行投資,生產率正在下滑,因此總體來說基本處於增長緩慢狀態,這使失業狀況變得越來越嚴重。
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指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世界上超過130個國家的資料顯示,中小企業的就業增長要高於大公司。然而,從2009年開始,中小企業的工作機會的創造幾乎“不存在”。就此,國際勞工組織呼籲政府介入,扭轉這一趨勢。【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