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布局中國意願下降 返台上市意願8年新高

電機電子公會日前公布邁入第18年的「2017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TEEMA調查報告)」,顯示台商經營「3降3升」,包括對中國布局意願、未來經營預期及經貿糾紛解決滿意度下降;而返台意願、與中國企業合資意願及經貿糾紛次數則上升,使得台商返台上市的意願連8年上升。

報告針對中國112個城市進行評估,在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方面,蘇州工業區、成都及昆山連續兩年居前3名,第4名杭州蕭山,第5名廈門島外;前10名中,有8座城市位於長三角。

報告並指出,目前中國投資環境對於OEM代工結構的台商,已不是最好的地區,建議加快轉型,同時期待台灣在投資環境上,包括水、電及土地取得等需求,能有更好的具體配套措施,讓台商順利返台投資。

調查報告計畫主持人中原大學企研所教授呂鴻德表示,台商對陸投資布局隨著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投資成本持續上揚及對台商的優惠措施不斷縮減,台商對中國的投資布局從2011年50.95%的高峰降至2017年的32.46%,一路下滑,不但是降幅最大,同時也連續7年呈下降趨勢。

此外,台商對未來經營預期會負成長的比例近7成,為連續5年呈現悲觀態度,呂鴻德認為,陸資企業的崛起壓縮台商企業的獲利能力,因此也推升了台商與陸資企業的合資意願。而中國近來在現金流掌控愈趨嚴格,相對的,台灣資本市場有高度流動性及國際化的優勢,因此台商選擇回台上市籌措資金。

不過,呂鴻德坦言,台商回台投資、上市意願轉強,也與近來在中國發生經貿糾紛比例連續呈上升趨勢及獲得解決的滿意度下降有關。因此呼籲,政府應針對有意返台投資的台商訂政策予以協助,同時規畫制定明確的兩岸政策,不要讓台商孤立無援。【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