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4

國立臺灣美術館呼應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訂定之2017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與爭議性歷史:在博物館敘述難以言說的故事」以及響應文化部主軸「記憶的缺角:不易說的秘密在博物館」,推出「臺灣。藝術印記」系列活動,邀請民眾由藝術的視角重新探尋「記憶的缺角」。
18日(四)及20日(六) 舉辦兩場「硬蕊/悍圖」特展專人導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民眾進入藝術作品背後的時代故事及追尋作品背後的祕密。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還可參與國美館兒童遊戲室以畫壇老頑童劉其偉作品導入各地的「原始藝術有意思」活動及以原始社會中的圖騰傳說為本的「圖騰與傳說」活動。
20日下午1時30分舉辦518國際博物館日特別講座「瞧!這個人----大人物、藝術家和他的觀眾們」,邀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黃猷欽副教授,以多年對臺灣偉人塑像、郵票圖像以及政治與藝術等議題的研究出發,結合「硬蕊/悍圖」展出作品,除探討大人物、藝術家及觀眾等三個族群的「三角關係」外,同時也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歷史上的「大人物」們。
此外,20日下午3時30分舉辦《凝視的身影:37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書籍分享會,邀請作者孫曉彤女士分享書中受訪藝術家所經歷的環境及時代,且藉由藝術家成長的生命故事及作品,拼湊獨有的文化風景及時代輪廓。
此次系列活動藉由生動的方式帶領民眾重新認識臺灣的故事,活動完全免費,參加兩個以上活動還能獲得精美文創小禮,相關活動訊息可至網站https://goo.gl/f0u9Uc查詢。【記者 陳欣欣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