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殘留超出歐盟千倍 食藥署澄清不當比較

近日媒體報導質疑國內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有多項放寬且高於國際標準,放寬項目包括木瓜、番荔枝、鳳梨、紅毛丹、百香果、芒果、荔枝、龍眼等8項水果,放寬農藥「普拔克」殘留容許值從原本比照歐盟的0.01ppm大幅放寬到10ppm,也就是 1000倍。對此,食藥署偕同農委會解釋,各國農作物種植及攝食需求習慣不同,訂定標準也有所不同,強調台灣並未比國際標準寬鬆。

動植物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舉例指出,日本將農藥克凡派對於草莓訂定標準是5ppm,相較於台灣的0.01 ppm,日本標準是台灣的500倍。羽衣甘藍在台灣則不得檢出,偵測極限值是0.01ppm,而歐盟的農藥殘留標準是20ppm,為台灣的2000倍,他強調媒體的說法並不科學。

食藥署表示,台灣與世界各國訂定農藥的MRL根據相同,各國對於農藥的ADI值因作物種類及栽培管理目的不同、國民取食特性,各國均將可容許攝入量因不同的農產品訂定MRL。此外,因各國農作物及病蟲害差異,各國核准使用農藥及殘留量也不同,我國核准各項農藥評估原則與國際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一致,安全範圍在每日容許攝入量ADI的80%,這種評估方法已是保守估算。 

國內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普拔克屬低毒性且具殺菌效果,目前並無資料顯示有致癌風險,是相對比較安全的殺菌藥劑,WHO的建議量為每人每公斤體重1天不超過0.1毫克。【記者 陳妙華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