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島沿岸3月10日發現遭不明大型船隻排放重油污染,立法院民進黨團呼籲環保署修正「海洋污染防治法」,將裁罰上限從現行的150萬元增至3億元,並納入吹哨者條款,鼓勵內部提出檢舉,並追查不法利得。台東地檢署認為偷排重油者涉海洋污染防治法第36條罪嫌,13日分案偵辦。環保署水質保護處長葉俊宏表示,支持民進黨團建議的修法方向。
葉俊宏指出,目前的污染範圍為綠島燈塔到睡美人岩間,約7.1公里,之前透過刮除的方式清除附著在礁岩上的油污,昨起用高溫高壓進行清洗;海底的部分,已由潛水員清出約380公斤油污底泥,污染範圍有多大還要再勘查。
台東縣環保局及在地志工3天來已清出約1600公斤含油污垃圾,環保局長謝清泉昨早現身台東地檢署表示,法務部長邱太三相當重視此事,由於這艘偷排重油的貨輪應屬外國籍,已離開我國領海,盼在我國管轄權範圍內,請求台東地檢署協助。
台東地檢署確定分案調查,國土保育小組主任檢察官吳維仁指出,環保署已鎖定嫌疑最大的外國籍貨輪,於近日停靠第三國港口,將尋求法務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協助,依兩國簽署的「刑事司法互助協定」,請該國提供採證等司法程序協助。
環保署昨表示,目前中寮港區海底10公尺處、左右各100公尺範圍,都沒再發現油污,以空拍機繞行綠島一圈,也確認綠島8海里的範圍,海面上已沒有油污,污染算是已獲初步控制,預計要再7個工作天,才能完成綠島油污清理。
另外,交通部航港局指出,根據環保署油污模擬系統提供資料,加上航港局船舶辨識系統(AIS)比對,目前已鎖定8艘疑似為嫌犯的船隻。然而,環保署水質保護處副處長劉瑞祥表示,目前已知8艘船在3月8日至10日間經過此海域,不過由於重油可能是他處飄過來,很難斷定兇手就在8船中,可能另有其人。
環保署水保處副處長劉瑞祥強調,環保署油污模擬系統和AIS雖具一定偵探功能,但若要確認兇手,還是講求科學證據。這樣一來要採集到確認是同樣重油的油樣,還得有犯行圖像,最好是由衛星太空遙測影像直接拍到排油現場,因為船隻若排油,船後方海域會出現油排開的掃把星畫面。劉瑞祥表示,海洋狀況變數很大,不像陸地比較好破案。【記者 陳亦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