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和平紀念日 終結國家霸凌實現轉型正義

00:00/00:00
 

228和平紀念日是反思歷史、紀念過去遭受迫害的受難者,也是推動轉型正義、實現社會和解的重要時刻。當天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等近30個民團合辦「終結國家霸凌,實現轉型正義-以太極門案件為例」論壇,聚焦台灣人權史上的重要案件—太極門案,近40位國內外重量級法稅學者專家強烈呼籲,政府要正視並改正歷史不公,直指太極門案是落實台灣轉型正義的指標,促請政府應立即解決。

莫讓錯誤延續  立即平反太極門案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主席Dr. Rene Wadlow致詞表示,世界公民總會一直關注並呼籲解決太極門宗教信仰自由迫害案件。這一持續至今的不公事件,凸顯出台灣的轉型正義尚未完全符合聯合國標準。呼籲台灣政府堅守維護民主、人權與法治的承諾,立即解決所有未獲平反的人權案件,包括太極門案,讓正義真正落實。

太極門掌門人暨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洪道子博士致詞表示,良心是上天賦予人類的天秤,是天地間唯一仲裁。以史為鏡,「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即是一面明鏡,警醒為官當權者,謹慎自律,以護衛人權為職志,正視歷史的錯誤,莫讓過去的錯誤延續,應還給人民公平正義。莫以威權泯滅人性,用公權力剝奪人民的生命、自由與財產,才是對二二八紀念日最好的銘記。

前司法院大法官暨副院長城仲模表示,二二八事件是台灣人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太極門至今仍受到迫害,這是對人權、正義、公義、社會文化及信仰的侵害。盼政府主持公道,合理將太極門案解決,也處罰當時犯錯該負責任的官員。

太平洋日報社長張寶樂表示,太極門案,就是國家過去做錯的事情,為什麼每年舉辦座談會,就是要提醒國家不要做錯事情,做錯事情人民永遠會記得。

國際觀點:台灣政府應向太極門道歉  

義大利宗教社會學家/新興宗教研究中心(CESNUR)創辦人/人權雜誌《寒冬》總編輯Massimo Introvigne指出,太極門案證明在威權主義和後威權主義時期之後,轉型正義在台灣失敗了。「呼籲2025年成為台灣和太極門的禧年,這一年加諸於台灣的不公義將會徹底糾正,我們呼籲真相、呼籲正義,呼籲恢復太極門的名譽。」

榮獲大英帝國勳章、英國科學院院士的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榮譽教授艾琳•巴克表示:「令我難以置信的是,洪博士和太極門在一個以尊重宗教自由而聞名的國家,竟然遭受了如此長時間的迫害。」她指出,太極門案承辦檢察官將虛假的起訴書送到國稅局課稅,儘管法院判決太極門無罪、無稅,國稅局仍堅持1992年的稅單,導致太極門視為聖地的土地被查封拍賣、流標並收歸國有,希望這種荒謬的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

法國爭取個人及組織良心自由協調會CAP-LC副主席克莉絲汀•米蕾指出,太極門數十年來堅持對抗不公與專斷,從未向政府的打壓妥協,堅守和平與人權的核心價值,並發起「良心時代運動」,獲得全球支持,證明這場抗爭是國際性的。強調多個國際NGO已將太極門案提交至聯合國,讓國際社會聽見他們的聲音。

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無國界」主席威利•福泰強調,2007年7月最高法院判決確定太極門無罪、無稅。洪博士和其他被告因遭受違法羈押而獲得國家冤獄賠償。然而國稅局無視最高法院的無罪判決,繼續迫害太極門,且竟然在2020年8月沒收了太極門的部分財產。希望當局道歉,就像台灣國家元首在1995年2月28日向1947年事件受害者家屬道歉一樣。這才是正義。

寒冬雜誌(Bitter Winter)執行編輯馬可•雷斯賓蒂指出,1996年開始的太極門劫難是一段歷史的延續,即便法院一再地判決太極門無罪,一個又一個政府輪替,不論政治顏色為何,都曾經恣意使用強權鎮壓最基本的自由追求。在二二八紀念日,這點絕不能被遺忘。事實上,這永遠不該被遺忘。

太極門案解方  行政機關得撤銷違法處分

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委員黃帝穎律師表示,以太極門案為例,公權力的侵害相當清楚,對太極門81年度稅案應與其他年度同樣認定,民主法治國家不容許政府機關恣意與專斷,它是違法的行政處分,行政程序法第117條規定,就算法定救濟期間過了,國家公權力還是要面對過去做錯的事情,要去撤銷。

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陳志龍強調太極門案自始是「假案整肅」,一切都是憑空捏造,還跳過必要法定程序,強奪取得太極門位於苗栗的修行聖地。太極門稅案是「假稅案」,自始無效,依行政程序法第111條、第112條處分要無效宣告,被搶奪的財物應予返還。

前高雄國稅局簡任稽核黃坤光強調,太極門案是檢察官為表功而將查獲兩本存摺61萬元,妄想5千倍為31億餘元,起訴為非法詐欺收入聲請法院沒收,又認定為合法補習班收入,移由國稅局補稅處罰。如此以虛擬收入課稅,是對人民最嚴重的課稅迫害。依行政程序法第8條、第111條及第117條規定自始無效,應撤銷處分。

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法官兼庭長袁從楨律師表示,國稅局對太極門開出稅單是違法的,依所得稅法第83條之一規定,採用間接證明所得查核法推計課稅,於事前須報經財政部核准。前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許春安曾公開表示,國稅局未報經財政部核准,不能補正,核課期間過了,稅捐機關不能補就要認輸。依照行政程序法第111條第六款這是明確的行政違法。太極門案不是司法問題,應由主政者憑藉良心,以行政程序法第117條予以平反,不能用「不干涉司法」推託。

前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庭長陳志祥認為太極門案,最快且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採用行政程序法第117條規定,若能撤銷81年度的處分,後續所有判決與執行程序都必須翻案,這是解決稅法問題的最快方法。

誠詮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祖祥表示,太極門案只差行政權臨門一腳,行政程序法第117條,行政機關依法絕對可以做決定,撤銷違法稅單,希望台灣的行政權不要落入「邪惡的平庸」,行政權的行使必須回到良知的認定上。

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系專任教授葛克昌表示,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是以納稅人優先於國家的觀念,他提到一個歐盟法院判例,判決書提到國家課稅要有法律依據,如果它保存了一分違法的稅收,這個國家的正當性就不存在。結果英國稅務海關總署就把所收的稅全部退還。

實踐轉型正義  太極門案是非常好的起點

輔仁大學兼任教授黃錦堂分析,太極門案件的卡關,主要在於行政官的態度。太極門師徒走訪113個國家,這些努力透過媒體和網絡廣泛傳播,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他表示,太極門案就是冤案,公平正義明顯站在太極門這邊,要實踐轉型正義,太極門案是非常好的起點,應要求執政者採取行動,突破現況。

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教授林文舟指出,台灣幾乎年年稅收超徵千億,稅捐機關為達預算目標,使用各種不當手段進行橫徵暴斂。他提到,如Hang Ten發票案件,企業因補稅與重罰而倒閉,最典型的太極門案件,稅務機關主觀解讀民事行為,把敬師禮扭曲為補習學費,進而產生冤案。

前臺灣苗栗地方法院院長及臺灣高等法院行政庭長兼審判發言人溫耀源表示,太極門成立至今歷經59年,僅80年至85年因宗教掃黑及檢察官不當移送,導致國稅局非法課稅。除81年度外,其他年度經法院判決後均歸零。太極門案應儘速處理,政府應道歉、恢復名譽、賠償損失,並返還不當取得的財產。

真理大學法律系所主任/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吳景欽表示,太極門假案是檢察官濫權造成,國家對一個霸凌者縱容而不究責,是對人權最大的恥辱;太極門案如果沒有解決,就是對轉型正義最大的侮辱。

淡江大學外交系教授張家麟提到,太極門是合法的、優質的練功團體,是名門正派,但是被汙名化。明明各練功團體、宗教團體,弟子給師父的束脩禮儀完全免稅,太極門卻被莫名其妙的課稅,這是國家對宗教團體的不平等對待。

落實轉型正義  讓冤案徹底終結

中華民國中醫學術會理事長黃秋陽博士表示,民國100年他受邀參加行政院召開的跨部會議,討論太極門案的解決之道,當時達成共識以公告方式調查,若為敬師禮就撤銷,結果7,401份申明表都說是贈與敬師禮,但國稅局卻未依會議決議,繼續發出違法稅單。他呼籲社會不分大小應該站出來支持太極門,為社會公正發聲,讓冤案徹底終結。

真理大學財經學院法律學系副教授/前法官林燦都表示,國稅局只針對太極門課81年度的稅,違反憲法第7條平等原則與第13條宗教信仰自由,侵害人民的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很嚴重!

人權工作者/白色恐怖受害者陳欽生表示,太極門提供了這麼多明確的證據告訴政府做錯了,政府完完全全不遵守法律,每一個執行者、每一個政府官員都依照良知良心去做事的話,相信台灣不是這個樣子。

中華道統聯盟主席林均霖呼籲一定要廢除查稅獎金,因為那就是一個弊端,這是非常低劣的一種鼓勵方式。

動腦雜誌發行人吳進生表示,太極門案已經進入第29年,人生有多少29年?他提到美國川普總統一上任,馬上裁掉國稅局六千七百個員工,所以台灣國稅局應該馬上裁掉!太極門案該翻案,總統不要想個人的益處,多想老百姓的益處,就可以實踐了。 

持續發聲  讓政府聽見人民的聲音

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黃俊杰表示,太極門的稅單是因稅務員證詞而來,也證實證詞並非事實,行政單位若善用納保法,此事件早該結束了。希望政府能聽到民間司法正義推行者的聲音,避免案件繼續拖延。

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暨仲裁人陳逸南探討太極門案,涉及檢察官濫起訴、國稅局開出違法稅單及後續部分司法審查未盡到責任等問題,至今未解決。呼籲年輕一代對不公正的司法行為發聲。

前新北市記帳士公會理事長/信杰記帳士地政士聯合事務所負責人蔡維杰指出,太極門案是徹頭徹尾的假案,是對人民權益的嚴重迫害。呼籲政府應正視問題,並認為太極門如同壓不扁的玫瑰,即使遭受壓迫仍吐露芬芳,相信終將迎來正義實現的一天。

德國歐斯納布魯克大學駐台教授連福隆表示,一般受害者會感覺自己很可憐,可是太極門不但沒有放棄希望,還繼續在苦難中變成別人的希望,每天在講人權、和平、良心,是在創造一種尊嚴,而這個尊嚴正在鼓舞整個世界。
 

廣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