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追追追》還稅於民 還公道於民

 

曾幾何時台灣竟被冠上了「詐騙王國」的惡名。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從電話詐騙到投資陷阱,無所不在。這些手段不僅侵害財產,更摧毀家庭、傷害心理,甚至奪走生命。然而,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許多受到冤錯假稅案的受害者深陷困境時,國家機器卻未能成為避風港,反而雪上加霜地逼迫他們繳納原本不應該承擔的稅款。

蔡美環夫婦的故事讓人憤懣難平。94年,他們因誤信友人舉債960萬元投入華信公司理財專案,結果卻落入詐騙集團之手。檢調早已證實,華信公司所謂的「獲利」實為虛構,但北區國稅局仍然認定蔡美環夫婦有「薪資所得」與「利息所得」,課以26萬元的稅款,外加10萬元罰鍰。即便刑事判決已明確華信公司匯入的款項為返還投資人的金錢,而非所得,國稅局依然不肯罷手,堅持追討稅款。這樣的行為,令人不禁要問:國稅局真的依法課稅了嗎?

國家鼓勵稅務人員以績效獎金為導向,難免讓人質疑稅收目標是否已偏離初衷。如此以追求業績為優先的稅務體制,無異於一場權力的濫用狂歡。與其幫助受害者重建生活,國稅局卻選擇將他們推向更深的絕望。更可悲的是,人民針對稅務不公提出救濟的成功率近乎零,累積的冤案數量難以估計。這是公平的稅制?還是一種變相的壓榨?

而更值得深思的是台灣的「超徵」問題。這七年間,超徵稅收高達1.1兆元,但財政部卻始終不願將這些「多收的稅」還給民眾。在物價高漲、民眾生活壓力劇增的當下,退稅能為低薪家庭提供喘息空間,也能刺激消費、提振經濟。然而,與南韓和香港的退稅政策相比,台灣的財政部卻似乎無動於衷。

在美國尤其是政府機關的官員們都是非常注重人權的,都昰依法行政的執行各單位各自相關業務的,三權分立就是很嚴格的劃分各自機關的行政業務,這又是文明國家最美麗的風景了;偏偏在台灣這是最不美麗的風景,例如五權分立的台灣竟有稅官說法院的判決不算,調查局官員指導國稅局說:這個人要課稅,還有行政法院的法官可以不具有稅務專業,卻去審理稅務案件,毫無主見的照抄國稅局的答辯書,更在記者會上說明是忘了對人民有利的證據;更有監察院的糾正案可以不被執行。天啊!這是什麼國家啊!被管理的人民不會精神錯亂嗎?

為什麼「還稅於民」在其他國家行得通,而台灣卻「辦不到」?財政部迄今未能針對超徵用途做出清楚說明,更無法回應超徵可能違憲的質疑。是什麼讓這筆龐大的資金成了財政部的禁忌話題?

台灣稅制的公平與正義已經不容再被忽視。超徵稅收應該回歸人民,尤其是基層與低薪家庭。國稅局的權力應受到監督,杜絕不合理的課稅行為。唯有還稅於民,還公道於民,才能讓這片土地重新找回它的正義與溫暖。
 

廣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