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紅是非多」,光是一場藝人演唱會都能引起溫水煮青蛙的論調,而一向號稱公開公正透明且有律師陪同的抽獎活動,也能成為弊端引起檢調單位關注,財政部以往營造出人民好幫手及好優惠的信任感,「猶如一場騙局」的延燒新聞再次引起正反評價。而筆者所關注的,卻是更實際的「摳摳(錢錢)」問題。
十一月開徵地價稅,一時興起,往回查找了12年的地價稅繳款單,赫然發現,從101年至113年,位於台北邊陲的30坪豬窩竟漲幅了28%,而位於頂樓的老屋,折舊跌幅了59.8%,看著眼前數字的此消彼漲,讓人哭笑不得。
回望近8年的財政部超徵數字,從105年的1,278億飛躍了187%到達112年3,671億,這個數據讓人無言,想起近幾年的職場身分從CEO獨資族淪陷成為斜槓打工族,更感嘆為何薪水已有近20年都停滯在原點,若加上通膨和物價指數調整,薪資停滯就是明擺的被降薪。
113年11月1日財政部長莊翠雲於立院受質詢時被問到,「針對今年稅收是否有望超過2,000億規模?」莊部長眉開眼笑指出,今年稅收達成預算沒問題,超出預算數部分,則是希望可以。稅收提前達標,也算是政府業績,更能讓財政部長拿來說嘴,爽到的應該是政府團隊與高官們。
立委李彥秀則揭露,從105年到今年,9個年度裡有8年稅收超徵近千億,稅收超徵,但是欠債越多,債留子孫,這是台灣的現況。更發現,其中110年超徵額從近千億狂飆到4,034億,111年更是攀新高點到達4,950億元。
看著人民血汗上貢的數字如此漂亮,更讓人覺得「我們的政府好有錢」,而依照主計處發布新聞稿-「112年全年受雇員工人數平均為817萬8千人,全年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為58,545元」,以月薪五萬計,年終都無法破百萬。然而,在全台灣的公家單位裡,卻有一個令人稱羨的好康區段,全年每人(含約聘雇人員)總薪資平均都能破百萬。
財政部官網於113年1月10日發布的「113年度財政部主管預算案書」,瞬間血脈噴張,以財政部、台北國稅局、高雄國稅局、北區國稅局、中區國稅局與南區國稅局的人事費用來做比較,第一名年薪147萬在財政部,第二名年薪139萬在中區國稅局。顯現愈上級的單位薪資愈高,這本不足為奇,但被前財政部長王建煊公佈每年可領一千萬的查稅獎金,但他拒領全部分給屬下。
前財政部長張盛和在立法院答詢時竟表示:「過去擔任國稅局局長可領獎金百萬元」、「沒有獎金不足以養廉」。那之後任職財政部長時,可年領千萬的獎金,豈不養得肥之又肥,瞬間令人血脈噴張,這又有算到年薪裏面嗎!再加上稅收年年超徵千億,真的是億來億去爽到財政部!百萬年薪的財稅官員們!